《世嫁》目錄

第三百六十六章 布局

第三百六十六章 布局

他本來就有些心急了,結果倒好,還有人把這屎盆子往他腦門上扣,惹了他不算。還要他背這口大黑鍋?
他有預感,夜明珠做賀禮,到皇上把賀壽一事交給他辦,再到夜明珠丟失,宣王被扣,此間種種,怕是一局早就被人下好的棋。
但最起碼,要把真的夜明珠送上。
現在矛頭都指著逸郡王,逸郡王是他的人,從他們回京起,就算是公開的事了。
揍了宣王世子,事情就鬧大了。
事態嚴重。皇上當即召集了好幾位大臣商議這事,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去年,皇上過壽,北晉送來的是份重禮,可大錦朝的的賀禮竟然如此廉價,廉價倒也罷了,還口口聲聲說是夜明珠,當北晉是傻子,沒見識過什麼是夜明珠,所以這般愚弄嗎?
本來夜明珠被盜,逸郡王就一肚子邪火了,他是想要回夜明珠,可楚北當初勸阻了他,他既然答應了楚北,就不會食言而肥,夜明珠暫且寄存在北晉一段時間,他會正大光明的拿回來的,而且是連本帶利。
逸郡王火大的很,要叫他知道是誰偷了夜明珠,他絕對要剝他兩層皮!
清韻拿起未卷好的圖紙,就起了身,一邊捲起來,一邊往外走。
清韻愕然望著他,「你沒叮囑逸郡王小心點嗎?」
話還沒說完,一道黑影閃過來,面孔很生,道,「爺,出事了,逸郡王把宣王世子給揍了。」
但卻是給楚北提了個醒。
這差事,說什麼也不能接啊。
至於建成什麼樣子,清韻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楚北贊不贊同,所以要和他商議下。
他去查逸郡王……如果偷盜夜明珠的人真的志在獻老王爺手裡的兵權上,那夜明珠肯定會在獻王府出現,而且是正大光明的出現。
再然後,逸郡王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至於什麼樣的答覆,能讓北晉消氣,這叫不好說了。
而且偷換夜明珠,還拿螢火蟲瞞天過海的事,也像是他慣常做事隨性而為,不怕捅簍子的頑劣性子才能幹的出來的事。
從始至終,他連摸都沒有摸過夜明珠。
加上夜明珠之前一直在太後手里,一般人,哪怕是皇上,都沒那個膽子覬覦太後手里的東西,只有太后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才能開那個口。
雖然這責任兩個字來的有些莫名其妙,夜明珠他是見過,但是都沒有經過他的手,直接交到寧王手裡的,在寧王手裡待了兩天兩夜,又當著他的面交到了宣王手裡。
證據面前,由不得他徇私舞弊,他只能把逸郡王送進大牢。
大錦朝送給北晉皇帝的賀禮不是什麼珍貴罕見,世間少有的夜明珠,而是一個裡面掏空,裝了螢火蟲的尋常玉珠……
清韻說,「逸郡王也真是倒霉,就因為夜明珠是他娘的陪嫁,他想拿回去,夜明珠丟了,就都懷疑是他,其實我很好奇呢,獻老王爺在朝中地位顯赫,夜明珠對獻王府意義匪淺,當年世子妃把夜明珠送給太后,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皇宮裡稀罕寶貝又不止這一件,為什麼太后要把夜明珠送給北晉呢,留在手裡,萬一哪一天安郡王惹到了逸郡王,或者獻老王爺,夜明珠好歹是個情面,總比送給北晉,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好吧?太后的腦迴路,實在叫人想不通。」
以逸郡王的性子,他送他進監牢,就是不信任他,算是仇人了。
等她走過去時,衛風已經領命離開了。
因為太后總做一些尋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所以太後為什麼這麼做,她只是有些好奇納悶,卻並未多想。
還有獻老王爺,敢關他寶貝孫子,氣頭上,估計還會把他送去監牢。
楚北接了夜明珠一案,也很認真的去查,但是夜裡躺在床上,閑聊時,清韻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叫他上了心。
不過現在沒事了,就好了。
才出門,就瞧見楚北走過來。他一邊走,一邊吩咐衛風事情,離得遠,他說話聲又不大,清韻聽不清楚。
外面,有開門聲傳來,香蘭進來道,「王妃,王爺回來了。」
七八位大臣齊聚御書房,商議了半天,最後把追查夜明珠一案交給楚北去查。
再想的可怕點,要是逸郡王在監牢里出了什麼事,獻老王爺會瘋的……
清韻懵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說的差事是皇上讓他查夜明珠一案的事。
書房內。清韻坐在書桌前,正在用心繪畫,將手中青玉狼毫筆放下后,她看著桌子上的圖,露出滿意的笑容來。
原本大家只是懷疑他,還不敢拎到檯面上來,只敢在私下裡,現在他揍了宣王世子,這事肯定會鬧到皇上面前,他嫌疑大,為了撇除嫌疑,肯定會搜查獻王府。
見她大鬆一口氣,楚北笑道,「你都讓我挑興國公不在的時候去找父皇推掉差事,怎麼可能不成功?」
不過夜明珠關係重大,這案子交給別人去查,皇上也不放心,所以就交給楚北了。
清韻走下台階,問道,「事情推掉了嗎?」
而有膽量算計逸郡王,盯著獻老王爺的,肖想的東西絕非一般,只有獻老王爺手中的兵權。
結果她說了一通,結果楚北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在清韻問他意下如何的時候,楚北的回答是牛頭不對馬嘴,「這差事我應該推掉。」
尤其他一個月後就要搬離京都了,離得遠,再親密的關係都要弱三分,何況安郡王還有太后全力支持,尤其這個太后之霸道,連皇上都敢壓制。
大錦朝有不少地方數日沒有下雨了,旱災初顯,北晉在這時候扣下宣王。有存心挑起戰亂的嫌疑,而且還是大錦朝不佔理。
宣王被扣,結果宣王世子挨揍,用膝蓋想也知道肯定是宣王世子去找逸郡王要夜明珠去救宣王,結果惹惱了逸郡王,才會揍他。
楚北揉太陽穴,眼神有些無力道,「怎麼沒叮囑,我在進宮之前,就知會他了,讓他萬事小心,他應的很爽快,結果還不到半個時辰,就出事了。」
現在宣王丟失了夜明珠,卻要他來擔責任,這罪責扛的有些冤。
大家懷疑是他偷換了夜明珠,因為那顆夜明珠是她母親的陪嫁,他幾次想要回來。
當然了,逸郡王雖然紈絝了些,但他並沒有什麼實權,偷夜明珠的賊,最終的目的怕是想通過逸郡王,算計獻老王爺。
要是興國公不在,他和皇上親父子,有話自然好說了,可她不是擔心出什麼萬一嘛,萬一興國公的人那時候有事去找皇上呢,誰能料的准?
清韻說的,楚北何嘗不知道。
但推掉差事是他權衡再三,才做的決定。
宣王是以使臣的身份去北晉,而且是去送賀禮,卻被扣下了,這絕非小事。
宸王府,牡丹苑。
可夜明珠宣王已經帶走了,現在上哪裡再去找一顆?
但是,有些事她還是明白的,「夜明珠一案,是你封王之後,皇上交給你辦的第一件差事,加上鳳凰異象,文武百官都看著呢,你才接手就推掉,文武百官該質疑你辦事能力了。」
楚北在走神,而清韻的注意力已經從夜明珠上轉移到王府觀景樓上了,現在觀景樓被燒,總不能就不管了,得重建啊。
知道這差事不好辦,楚北進宮推掉差事,清韻才會迫不及待的問。
見楚北點頭,清韻這才放心。
交給楚北查的理由很簡單,皇上當初把籌備北晉賀壽的事就是交給楚北辦的。宣王去賀壽出了事,他也是要付點責任的。
而北晉扣下宣王的理由,竟是大錦朝羞辱了北晉。
夜明珠丟失,沒準兒就是針對逸郡王的。
要是興國公得到獻老王爺的兵權,哪怕只是一半,後果都不堪設想。
宣王被扣,夜明珠丟失的消息,是昨天傳回京都的。
夜明珠一案辦的漂亮,倒可以讓文武百官們看看楚北的辦事能力,讓他們知道,安郡王和他爭鬥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在站隊和被人拉攏時,能理智點。
那時,他這個負責查案的人該拿「罪證確鑿」的逸郡王怎麼辦?
如果送出去一顆夜明珠,能換回獻老王爺手裡的十萬兵權,哪怕只有一半,也值得了。
夜明珠一案,清韻除了知道夜明珠是逸郡王他娘的陪嫁,在太後手里待了好多年,由宣王送去作為北晉皇帝的壽禮之外,其他一無所知,這差事應不應該推掉,她哪裡知道?
這對北晉皇上來說,是奇恥大辱,扣下宣王,要大錦朝給一個滿意的答覆。
他還以為能打斷敵人的布局,結果根本沒什麼用。
聞言,楚北眉頭皺的快沒邊了。
就算真要打仗,也不能做沒有理的那一方。
天氣炎熱。墨跡乾的很快,她小心的把圖紙捲起來。
兩國相交,不辱來使,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從古至今約定俗成的交往、交戰規矩。
清韻見楚北額頭有汗珠,道,「我讓丫鬟冰鎮了綠豆粥,你吃一碗消消暑氣……。」
現在夜明珠失竊了,還不知道是被誰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