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目錄

第474章 回程(二)

第474章 回程(二)

高原笑道:「如果齊國能夠出兵,和我們代軍前後夾擊,我倒是有十足的把握,一舉拿下趙燕兩地,而且這樣一來,齊國也能開疆擴土,擴充國力。」
齊國雖然沒有像關中、巴蜀、大樑這樣的大產糧區,但經過了四十多年的休養,國內己經屯積了大量的糧食,而糧食多了,糧價自然就大跌,因此這十幾年以來,齊國的糧食堆積如山,白白的腐爛了不少,也讓齊國的糧食商人叫苦不迭。而這二三年以來,代郡向齊國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就連陳年的積糧也賣出了不少,可以給牛馬當飼料用,齊國的商人們也都賺得缽滿盆滿。何況代郡紙也在齊國完全打開了市場,成為齊國市場上的搶手貨,另外代郡還有皮毛、農牧品等物,因此代郡和齊國的商業來往十分頻繁。
雖然產量的增加,使紙和紙書的價格有所下降,但成本也同樣下降,而盈利卻大幅提高,雖然今年還沒有結束,最終的盈利還沒有計算出來,但盈利超過千鎰黃金,是絕對的事情。而且也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的一段時間里,紙和紙書都將是代郡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而這時留守代郡的李瑛鴻早已收到了高原的通報,知道這一次高原又帶回來了大量的魏國軍隊百姓,己經在代郡準備下了大量的房屋,帳篷和生活用品,和禦寒物品,暫時安置這一批軍隊百姓,然後再慢慢安排他們的定居地點和田產等等。因為現在已是十二月,氣候寒冷,也不可能開始耕種,因此先把這些人安置下來再說。
其實派人指導齊軍訓練,可以加強代軍對齊國軍隊的影響力,並且了解齊軍的虛實,對代郡當然也是有利的,因此高原點了點頭,道:「這個好說,等我回到代郡之後,就會立刻安排,請安平君儘管放心吧。」頓了一頓,高原又笑道:「其實並不一定是要我們代郡派人去齊國指導齊軍的訓練,齊國也同樣可收派一些軍官或是軍隊到代郡來,和我們代軍一起訓練,甚至是以我們代軍的名義參加戰鬥,這樣不是更好嗎?」
高原也下令,將有家屬的魏軍士兵都和他們的家屬居住在一起,而沒有家屬的士兵,就暫時被安置在軍營里。而代軍的士兵也都全部解散,讓他們回去和家人團聚。而隨軍的將領也都全部讓他們回家。
田克臧道:「這個請武安君儘管放心,有我在齊國照應,代郡的商隊就不會有事的。」頓了一頓,又道:「不過武安君能不能多派出一些將領來,幫助我們齊軍訓練。」
而在晚飯的時候,眾人也在談論互相之間這段時間里發生的事情。雖然這近一年以來,雙方分隔兩地,但不斷有書信來往,兩地的事情互相之間實際都知道。但因為書信的內容有限,而且是以政務事情為主,對家裡的事情提及的較少,而高原也不可能將大樑的戰事詳細記錄下來,傳回代郡,因此互相之間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對於細節所知並不多,而趁著這個時候,可以詳細的講話。
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完之後,高原又對眾官員們做了一些簡單的安排布置,然後才和李瑛鴻一起轉回到自己的府邸去。
當然,互相談論的最多的,還是府邸里發生的事情,畢竟大樑的戰事,還有代郡的政務事情都屬於公務,並不適合在這種氣氛中談論,而且眾妻妾們對高原能夠平安回來,都已經十分滿意了,除了李瑛鴻之外,其他人對打仗的事情並不感興趣,而高原也不想對她們說這些血腥暴力殘酷的事情,破壞這種溫馨的氣氛。
其實高原知道齊國根本不可能出兵配合自己進攻趙燕之地,一個四十多年都奉行和平主義當頭,沒有打仗的國家,要讓他們馬上出兵,也是不可能的,而且高原也沒有指望過齊國出兵,之所以這樣說,不過是欲擒故縱而己,因為自已已經主動邀請齊國出兵了,而齊國不願出兵,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以後就算是自已奪取了趙燕之地,齊國也沒話可說。
和高原談過之後,田克臧的心裏也有底多了,同時也對高原的提議十分高興,因此田克臧的心情也是一片大好,兩人又談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頗為投機,一直談到了深夜。
穿過了齊國,進入到燕國境內,雖然現在代郡和燕國的關糸己經徹底破裂,但代軍仍然可以在燕國內部來去自由,燕軍自然是不敢攔阻,不過代軍基本都是沿著燕國的邊境行走,而且也並不騷擾燕國的百姓,因此也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應,燕國的君臣裝作沒有看見。
而在齊國,商人的權力很大,因此就算是齊王建也不敢下令,禁止商人們和代郡進行交易來往。當然如果有了田克臧照應,也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對代郡還是有利的。
雖然這一次高原帶回來的人口沒有上一次多,但增加了人口,還是好事,而且現在代郡也正缺少人口,因此寧戚、申慎、耿忠等行政官員也都十分高興。
現在代郡的商業經營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上一次高原帶回來大量的工匠,再加上技術、工俱都逐漸成熟,現在代郡紙的產量大增,一共開設了三個造紙場,平均毎月可生產紙張三十萬以上,其中有一半銷往齊國,而剩餘的十五萬紙張中,約有十萬在代郡地區銷售使用,現在代郡的各級官府之間的公文來往都是使用紙張,只有內容較大,需保存較長時間的文件才用竹簡木簡記錄;而剩下的紙張側經由趙地,銷售到其他各地,而主要是銷售到秦國。
這時高原的其他妻妾,雲瑤、耿燕羽、藺文清,還有養孑羅煥也都在府里等候著他回來,這一次高原是在二月離開代郡,到十二月才回來,差不多離開了近一年的時候,也是高原離開最長的一次,因此等高原和李瑛鴻回來之後,自然是受到了眾妻妾們的熱烈歡迎。也讓在外征戰了近一年時間的高原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整個身心也都可以完全放鬆下來。
高原道:「那就好了,我們代郡的人口不足,因此產糧有限,只要齊國供應給我們代郡足夠的糧食,並且為我們的商隊提供一些便利條件,這就是對我們代郡最大的幫助了。」
因為四十多年沒有打仗,齊國軍隊里根本沒有什麼有能力的將材,連怎樣訓練都有些生疏了,因此需要代郡支援一些教官來幫助齊軍的訓練。
而代郡的另一個重要產品,紙書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印刷的書籍己多達三百本,而每個月生產的書籍共計可以超過千冊以上,而紙書的銷量比紙買得更好,因為在這個時代,並不是非用紙不可,用竹簡木簡照樣可以寫字記錄,但書籍就只有代郡這獨一家,而且紙書的優勢,要比竹簡書木簡書更大,因此現在代郡紙書的訂單一直排到了二年以後,要不是藺文清下令,禁止來接受訂單,恐怕會一直排到三四年以後。
田克臧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
其實府里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都是一些生活瑣事,因此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藺文清付責的商業事務上來。
到了第二天,田克臧向高原吿辭,轉回臨淄,而高原帶領著大隊人馬,繼續出發,向齊燕邊境行進。三天之後,張良帶領著購買來的糧食,追上了高原的大隊人馬,雙方匯合之後,向燕國,實際也就是代郡前進。
田克臧苦笑了一下,道:「現在我能夠說服大王和眾大臣們擴軍備戰,就己經很不容易了,而且大王還一再要求我,約束齊國的軍隊,不得擅自對外挑釁,由其是對秦國,因此要想讓我齊國出兵夾擊燕趙,恐怕很難做到。」
見田克臧這樣說,高原笑道:「那就還是請齊國繼續放開和我們代郡的商路,並且賣給我們糧食、物資,多多提供方便,那就行了。」
因為帶著大量的百姓,因此行軍的速度並不快,大軍是從九月底從大樑撤出,在一路上走了二個多月的時間,一直到十二月初才到達代郡。
在這一次援助魏國之前,高原派遣了五名千夫長、五十名百夫長到齊國指導齊軍的訓練。有了代軍的幫助之後,情況果然就不一樣了,只要是由代軍將領指導訓練的軍隊,戰鬥力明顯要比其他軍隊高出一大截,不過指導齊軍訓練的代軍將領太少了,只能訓練二三萬軍隊,顯然是不夠,因此田克臧也希望高原能夠多派一些中級軍官來指導齊軍的訓練。
田克臧的眼睛一亮,高原的提議讓他大為動心,雖然派軍隊去代郡受訓參戰,在齊國一定會有很大的爭議,但自已可以派封地的私兵前往,這樣一來就不會引人注意,同時還能增強自己的實力,等這一支軍隊學成歸來,再教導其他的軍隊,那麼自已的私兵可就成為齊國最強的軍隊了,因此田克臧立刻道:「多謝武安君,我回到臨淄以後,馬上安排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