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十二卷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

第十二卷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

「也虧得葉郎君能想出這個方法,只要統一了工匠手中的標尺,將之製成遊標卡尺,便可以造出轍槽,再改一下車輪,列車便可以在轍軌之上行走……」
她這一問,那低頭用力的漢子抬起頭來,露出驚愕的神情,而壽安自己也驚住了。
之所以沒有乘更為穩當便捷的船,而是非要走陸路,原因就在這裏。
葉暢很固執地將四到六輛普通馬車車廂編成一列,故稱之為列車,由兩到三匹馬挽拉,在這路上運行,擔著五千斤的貨物,竟然也可以一日一夜跑出五百里。到後來,車廂編到八節乃至十節,挽馬換成四匹,載重過萬斤,速度也只是稍慢罷了。
「殿下事先吩咐過,卑職不敢驚動。」
葉暢眉頭擰起,看了看左右,便有人上前問道:「汝等何人,為何攔住我們去路!」
都是這樣做事的人,就沒有看到葉暢。壽安踮著腳尖望了好一會兒,也看不到葉暢的身影,恰好那帶頭光著膀子的漢子到了她身邊,她便問道:「葉郎君何在?」
咯吱咯吱的車輪聲,讓壽安無法象平時一樣午休,隨行的隨從們有的在小聲抱怨,也有的在壓抑著笑。壽安斜倚在棉被之上,將車簾拉出一條縫,向外看了兩眼。
家裡的田地,可以讓女人老人暫時耕著,只要能收點口糧就可以,而這邊的工程,卻是十足的現錢,每月一結,從不拖欠!
外邊草木皆春,綠意盎然。
「最近這種情形多了。」葉暢苦笑了一下。
「葉郎君,我等莊稼盡滅,田宅皆毀,如今已經是了無生路,求葉郎君救命!」
「你怎麼來了?」葉暢一驚之後愉快地笑了起來:「為何不遣人知會我一聲?」
「也不知他是如何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修起這路來……」有人嘀咕了一怕。
那旗幟在大約一里之外,壽安捏著裙角,向著那邊行去,身邊沒有帶太多人。在一片人群當中,他們這支小小的隊伍並不起眼,故此當她到那面旗旁時,驚動的人不多。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一個衛士從前方奔回,到了壽安的車側,在車廂邊上道:「公主,前面就在修路了,葉郎君便在那裡!」
跪著的人當中,有一人悲切地抬起頭來,正是當初楊洄家的家人楊則。他原本被謝偃說動要去遼東的,但回家與家人商議時,卻被攔住,家人讓他改種棉花,他一咬牙依言而行,前年還好,收支平衡,還存下了一點小錢,但去年時卻被捲入風潮,完全破產。
這些木製轍軌,自然是從遼東運來,也算是為遼東又增加了一項產業。好在水力機床、畜力機床在遼東越來越成熟,因此佔用的勞動力並不多。
支出也極為驚人,不算投資築路的錢,沿途的驛站還有道路養護,花費就超過十五萬貫,故此還需要安東銀行貼錢運營。不過明眼人都很清楚,這種維持費用每年都是相對固定的,而收益則會年年增長,葉暢在給安東商會股東們的說明書中,很樂觀地提起,明年這轍軌就能收支平衡,後年肯定會轉為盈利。
「棉布的價格這幾年一直在降,如今同樣大小的棉布價格都比不上好的絹綢了。」葉暢有些無奈地道:「我便是再有天大的本領,也拉不起棉花的價啊……」
好在人力便宜,對於這些被征服徭役的百姓來說,供吃供喝還每天有幾文錢,那已經是極為仁慈的事情。那些從貧苦地方出來的百姓,甚至將這個當成難得的機會,哪怕是役期滿了,也哀求著讓他們留下來。
葉暢揮手原是想替她拭淚的,但是手舉起來又縮了回去,哈哈大笑道:「莫哭莫哭,不過就是黑些瘦些,回去休息幾日,保管又變得白白胖胖了……就像是豬一般。」
果然有一面綉著葉字的大旗在空中飄揚。
若是不能阻止,想必壽安還是要回遼東,避開讓她傷心之日的。
她回來的原因,葉暢很清楚
他話還未落,人群中有一人突然發狠喊道:「狗賊,若不是你,哪有木棉之事,納命來吧!」
「難怪這兩年每次見你都變瘦了,原來在做這樣的事情……就算不說你是朝官,便是你的身家,哪裡需要自己來做這個?」跟在葉暢身後,收住淚水之後,壽安揚起下巴,略帶傲慢地道:「你那《國富論》之中,不是說了財主們需要提高消費來促進流通么,怎麼自己卻去做這等事情!」
那石碾子只怕有幾千斤重,即使是幾十個人加上了牛馬等牲口,也拖得比較艱難。
這些人有老有小,還有抱在懷中的嬰兒,跪在那裡痛哭,讓人不禁心酸。壽安驚咦了一聲:「這是怎麼回事,他們便是遭了難,也要尋地方上的官府救助,為何來尋你了?」
壽安心中突然覺得酸楚,眼淚不禁盈盈:「你……你怎麼會成這模樣,你這又是何苦?」
她雖是聰明,卻想不到葉暢為何要與這些底層的百姓交心。
「葉郎在哪兒?」壽安向身邊的兵士問道。
壽安甚是歡喜,她推開車門,拎起裙角,跳下了車。
「葉郎君,為我們做主啊!」
那兵士方才也只是打聽到葉暢在此,卻不知這一大群人中,誰是葉暢。他拉著路邊一個舉著小旗指揮的人問,那人向著西北面指了指:「瞧見那面葉字旗么,葉郎君肯定在那兒!」
只不過此時的葉暢,再無當初在長安城頭春明門上的風流倜儻,若不是太熟悉了,壽安幾乎不敢相認。
「我可不只是財主,不身先士卒,這些百姓工匠,哪個肯掏心窩與我說話?」葉暢笑了起來。
糧食乃是第一大樁物品,僅這半年運送糧食所收的運費,就足有三萬余貫,而加上其餘貨物運送費用,估計全年這條長六百余里的轍軌,收益當在十萬貫以上。
壽安同樣很好奇這一點,雖然葉暢在信中做了解釋,比如說有現成的路基、征地由朝廷出面、動員了沿途各州縣服徭役的百姓數量多達二十萬人以上,若不是每人每天有十文錢的補助,包吃包喝包住,還主要利用農閑時期輪役,只怕就要和當初隋煬帝修大運河一般,引發民怨了。
他見過葉暢,因此依稀認出了人群中的葉暢,膝行向前,衝著葉暢便過來:「葉郎君,你大慈大悲發發善心吧,求你將棉花的收購價兒,再向上抬一抬……」
兩年之約,轉眼就至,當初葉暢謊稱仙人之言,讓他二十五歲之前不得娶妻,現在時間到了。他與李騰空的婚期將近,壽安趕回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阻止此事。
「葉郎君以這面旗幟為標識,只要見到這面旗幟,他便在工地之上。」那人挑著大拇指道:「咱們葉郎君,那是不必說的!」
「彭城(徐州)至陳留(汴州)的轍軌都已經修好了,也不知何時東牟(登州)至陳留的能修好。若是能修好,便不用受這般罪了,咱們就可以乘列車去,列車既穩又快,根本不用這般顛簸。」
但是去年時棉價卻終於發生了一次大跌,供大於求,導致棉花價格跌去一大半,只有最高時的三分之一,饒是如此,還有許多人家的棉花賣不出去。畢竟如今真正能成熟地進行大規模棉紡織的,就只有遼東,以遼東的生產能力,也無法消化掉這麼多棉花。
饒是如此,在這半年,從彭城至陳留的貨物運載量,仍然是達到了驚人的數字,特別是冬日里黃河與北運河封凍,淮南道的糧食無法經河運至中原,每日里都有大量糧食運至陳留,耗費只是比起河運稍多,對於平抑此冬糧價,有極大的作用。
壽安忍不住被他最後一句逗得破涕為笑,但旋即收住,只是惡狠狠地瞪著他,然後在他腳上踩了一腳。
聽到這,蟲娘臉上露出一絲笑,從半年前開始,所謂「列車」這個名字,就頻繁傳入她的耳中。
但是壽安覺得,應當不只如此。
此時因為沒有精確的計時器,在列車的行進安排上,也不得不採取錯時行車。比如說,每天上午都只許由東向西之車行駛,而下午只許由西向東車行駛,這樣避免中途會車擁堵。
寒光頓時閃動!
兩年時光,轉眼就過去了。時為天寶八載之春,在遼東呆了近兩年之後,壽安終於又回到了中原。
跪著的百姓得知這黑瘦的漢子就是葉暢,紛紛跪行過來。
葉暢對此是有所準備的,甚至價格的波動就是他有意挑起的。那些破產的百姓,在形成流民之前,便被他的工程隊吸引了大半,用於轍軌道路的修築。
「好,好……」
這是當初她還是一個小女孩兒時常玩的把戲,葉暢笑嘻嘻看著她,她雖然落腳很慢,葉暢也沒有躲,最後她的腳輕輕落在葉暢的腳上,蹭了一蹭,便迅速收了回來。
「驚動他沒有?」
這半年來這種事情確實多了,或者是他運氣好,棉花的種籽經過幾代改良,如今產量增加得比較快,而棉布的價格一直居高。前兩年搶著改種棉花的權貴富豪收益頗豐,於是更加擴大生產。而有些自耕農在猶豫了兩年之後,也跟風開始種植。
這個將繩子套在身上、渾身黝黑的漢子,竟然就是葉暢本人!
葉暢將身上套著的繩索解了下來,扔給了旁邊的一人,那人接過之後便繼續開始拖動石碾。葉暢這才轉過臉來,沒有談論自己為何會變成這模樣,而是笑道:「此處非講話之所,我身上也太髒了,你且去那邊營地之外稍候,我洗洗便來見你。」
這樣的衝擊,導致許多自耕農破產。京畿與河南兩道,為此傾家蕩產者,數量不知有多少。
故此,不算各地徵發的徭役,僅常備的築路工人,葉暢手中就有三萬左右,分佈在三處工地之上。
前面是一大群人,少說有近百面各色旗幟插著,無數人往來忙碌。饒是壽安在遼東已經見慣了大工程開工建設的情形,此時看到這一幕,也不禁為之震撼。
已經十七歲了的壽安抿著嘴微微笑了笑,不過現在她笑起來時,目光有些深沉。
葉暢當河工大使,在疏浚河道上倒沒有做什麼事情,他把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修路上。在他最初設想的水泥車轍試驗失敗之後,一個工匠根據徐州盤馬車礦上用馬車拉礦石的經驗,製成了「L」型的木軌,反而大獲成功。這也讓工程的進度極大加快,原本以為要用很多年才能完成的轍軌建設,僅僅一年半就完工。
兩人正說話間,突然前方有些亂,葉暢抬頭一看,就見數十人圍攏過來,跪倒在地上。
他言語中的親熱與敬慕,壽安能非常清楚地感應得到。
自然,這個過程中是有換馬的,每五十里左右設一處換馬的驛站,按照葉暢所奏,驛站由安東商會的安東銀行來管轄,朝廷只是負責供給馬匹,故此明面上並沒有太多地增加朝廷的負擔。
「不,我跟著你!」壽安咬著下唇道。
「正是,葉郎君,救救我們吧!」
眼淚吧嗒吧嗒地從她眼中掉落下來,她不明白,為何葉暢放著好生生的日子不過,偏偏要來受這個罪。就算是奉旨修路,也不當如此吧。
那是成千上萬人在一起行動,綿延而去,無邊無際。他們在做的,是將礫石等堆在路上,形成路基。如今的列車載重比起一般馬車要大得多,因此原先的路基難以承受,必須進行鋪墊、碾壓等一系列工作。在缺乏機械的情形下,人力就成了完成這浩大工程的唯一選擇。
「真不知你是在做何打算。」壽安嘟囔了句。
旗下工地正幹得熱火朝天,一個赤著上身混身是泥的漢子帶頭,其餘有幾十個人一起,用力拖著一個巨大的石碾,將地基碾實來。
兩人邊走邊說,這兩年當中,壽安其實是見過葉暢好幾次,因為每到農忙時節,葉暢就會回過遼東,在那邊加起來也呆了足有小半年的時間。只是這一次葉暢在中原過的冬,而壽安則到了初春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