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八史略(參):楚風漢雨〔秦~前漢〕》目錄

〇六五 大軍師退場

〇六五 大軍師退場

劉邦隨著怒喝,一隻手搭到劍柄上。
劉邦家族倘若知道漢王前來,或許會在家裡等待,但他們祇聽到「楚軍來襲」這個風聲。
由於沒命地奔跑,劉邦終於擺脫追兵。
項羽聽從范增的話,加強包圍態勢。
劉邦為此大傷腦筋。
項羽於對齊之際,曾對諸侯下達動員令,而黥布卻祇派出數千士兵之事已如前述。項羽對黥布耿耿於懷,遂連連派人以嚴厲態度詰問,並要他有所說明。
不用說徒步兵卒,連騎馬的高級幕僚都已疲憊不堪。雖然如此,他也不會叫他們到御車上同乘。不知辛勞為何物的他,自然不會體貼別人。不知體貼別人,就是沒有同情心。
劉邦被擊破後,跟隨他的諸侯紛紛投靠項羽,這是因為「力量」。在項羽看來,能夠收復彭城,確實是靠將兵勇猛的力量。但這個力量其實是來自故鄉被蹂躪的憤怒,項羽沒有理解到這一點。
「為什麼!?」
正當劉邦準備認命時,突然有一陣颶風從西北方向猛吹過來。頃刻間,樹木折斷,房屋倒塌,沙石揚起。由於濃濃沙塵瀰漫一片,雖然是大白天,週遭卻頓時變得天昏地暗。項羽率領的楚軍主力在東南方向,因而正面受到這陣狂風的吹襲,將兵莫不驚慌四散。
項羽搭乘的是豪華御車,坐在偌大車廂裡的祇有項羽和愛妾虞姬。
對佔領彭城的漢軍而言,西邊是自己的歸路。他們認為出兵東北的項羽,一定會從東邊攻打過來。一旦知道項羽軍隊在彭城西邊出現時,漢軍心理上必會大受動搖。
馬車上坐著一些劉邦的貼身幕僚。他的作為無非表示視生死與共的家臣較自己的家人為重。比起任何雄辯,這種實際作為更能給予家臣強烈的感動。
劉邦的北伐終告成功,而東奔西走的項羽,就在這個時候對劉邦的所在地滎陽發動攻擊。
「都是因為你們!所以馬車超重,這樣當然跑不快!」
(想要學我,就得成為像我這樣的霸王!不過,這要有力量才能做得到。你們有這個本事嗎!?)
這個時候,劉邦在下邑附近與周呂侯的軍隊相會。周呂侯是劉邦正室呂氏的兄長。劉邦以自己的部隊為骨幹,逐次收編敗走而潛匿各地的士兵,已略具軍隊規模,並以此姿態進入滎陽城。
——是項羽率領的楚軍!
劉邦以此為基地,派韓信和張耳出兵平定北方的趙地,並且斬了趙王歇和陳餘。也就是說,陳餘喪命於昔日摯友張耳手下。
「大王實在偉大……」
「祇要項羽陣營中有大軍師范增,他們絕對不會接受這個條件。主上要試,那倒無妨,不過,最好是想辦法使范增脫離項羽陣營。」
項羽當然獲得大勝。
「天下形勢約略底定。後面的事情,大王自己看著辦吧!老朽願意從此退居幕外,以無官之身度過餘生。」
洞悉項羽性格的黥布,因此態度動搖。而劉邦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把自己的孩子從馬車上踢落,事實上是劉邦做給別人看的。
張耳於兩年後去世,由兒子張敖繼位為趙王。張敖後來成為劉邦女婿。也就是說,在下邑被父親劉邦從馬車上踢落的魯元公主,成了張敖的妻子。
(莫非項王有意討伐我……!?)
劉邦趁此混亂,得以率領近侍數十騎,突圍落荒而逃。他要逃往自己的故鄉沛。在這個情形之下,他知道沛不是久居之地,但至少非把家人帶出不可。
楚軍追著敗走的漢軍直向西方。
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把自己孩子從馬車上踢落,要項羽做和劉邦同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項羽連這樣做會有什麼效果都無法理解。
項羽更加抱緊虞姬。自己的女人想抱就抱,有什麼顧忌!?
敖倉是秦始皇在滎陽西北敖山的糧食倉庫基地。祇要確保這個地方,糧食問題就不必顧慮。
「這是生死關頭,還顧得了小孩嗎!你為什麼要違背我的旨意,救起小孩使馬車增加重量!」
夏侯嬰理直氣壯地說。
劉邦逃到此地是漢二年五月間之事,項羽圍城則由三年四月開始。
——吾命休矣!
項羽擁抱了她。這是四月天,所以御車沒有放下垂幕。行軍將兵對御車裡項羽擁抱虞姬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劉邦之主力也為項羽重重包圍。
「聚集在一起容易被發現,大家趕緊分頭逃散吧!」
漢軍沒命地逃亡,項羽則窮追不捨。
喬裝的審食其伺候劉邦父親及呂氏,卻被楚軍發現而被俘。
「漢已搖搖欲墜,此時不一鼓作氣將之攻滅,以後一定會後悔的。」
在項羽懷抱裡的虞姬掙扎著說。
如今,在項羽軍追擊的情況之下,他唯有逃回關中一途。倘若想要留在關中爭霸天下,就得把項羽軍隊牽制在某個地方,並利用這個時間重整旗鼓。劉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遂煽動諸侯中最易動搖的九江王黥布造反。
「這樣的父親未免太狠心了吧!?」
劉邦除正室外還有幾名側室,光是兒子就有八個,孝惠和魯元為正室呂氏所生。呂氏也祇生養了這兩個孩子。
來到一個叫下邑的地方時,劉邦說了這句話,就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從馬車上踢落下去。
接到黥布造反之情報時,項羽以項聲及龍且為將軍,派兵討伐。結果,黥布被破,由間道逃走投向漢。劉邦因而達到將項羽牽制在一個地方達數月之久的目的。
據說,掉入睢水而死的漢軍達十幾萬之多,河流因而堵塞。
由於年歲已大,范增變得相當固執。心裡不愉快時,他會毫不掩飾地表露出來。項羽自然也為此悻悻然。祇要找到藉口就把這個老頭子除掉——項羽開始有了這個念頭。
這個時代戰國遺風尚存,使者或遊說之士頻頻往來於對峙中的兩軍陣營之間。
糧食來源有問題的軍隊,當然無法長久打仗。
黥布正為此日夜擔心。
「好吧!」項羽當場答應。
項羽每次削減范增的權力時,都用如此的托詞;而范增雖然年邁,感受力卻仍敏銳,他早就知道項羽對他心存懷疑。
「雖是生死關頭,為人父者這樣的作為對嗎!?」
劉邦不在家時,負責管理一切的審食其,如此吩咐劉家人員。
隨行在側的夏侯嬰大吃一驚,一邊從馬車上飛快跳下,一邊抱起兩個小孩。
在陷於混亂的沛縣,劉邦遇到兒子孝惠和女兒魯元,並且將之帶出,這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此,劉邦來到時,家裡已空無一人,家人全都杳無蹤影。由於項羽軍隊緊跟在後,所以劉邦根本沒有尋找的時間。
滎陽城內,一旦見到項羽派來的使者,先擺出豐盛佳餚,然後故作神態說:「對不起,我們以為你是亞父(范增)派來的,原來你祇是項羽的使者嘛!」就把佳餚退下,以粗菜代替。
朝沛衝來的不僅僅是項羽的楚軍。先到的是亡命前來的劉邦,後面則是窮追不捨的楚軍。逃者祇有數十騎,追者則為數萬大軍。在這種情形之下,難怪居民根本看不到漢軍。
劉邦還是派了使者至項羽處做「二分計」的提案,果然被拒。
劉邦和幕僚討論。
虞姬以恍惚的神情望著項羽的臉。
范增於滎陽回歸彭城的途中,由於背部長出一種叫疽的惡性腫瘤而亡。
劉邦把兩個孩子送到安全無虞的豐城後,繼續往西邊走。
——有大軍要攻過來!
「讓他們看到有什麼關係!」
——由於亞父已經年邁,所以不忍讓你再擔任這個辛苦職務。
不久,項羽停止攻打劉邦補給線,改為包圍滎陽城。
項羽猛襲駐紮彭城西邊肅縣的漢軍,一下子就將之踐踏。肅縣漢軍一直認為他們是後衛部隊,做夢都沒有想到敵軍的首次攻擊會加到自己頭上,因此連採取戰鬥態勢的時間都沒有。
被踢落的小孩一定會被手腳俐落的夏侯嬰救起——這一點,早在劉邦的計算之內。
一天,范增對項羽說:
「所以我常說,打仗非贏不可。而為了贏,需要的是強大力量。力量就是一切……一個人絕對要有拔山之力。」
項羽對聯結滎陽和敖倉的補給路線,展開重點攻擊,補給線一旦中斷,滎陽就會失去糧食來源。
劉邦接連三次踢落自己的孩子,而每次都被夏侯嬰救起。
得到使者的報告,項羽懷疑范增和劉邦有所勾結,因而逐漸削減其權力。
從齊國城陽趕回來的項羽並沒有採取直線行動,由東邊猛攻彭城。就這一點而言,他的確不愧為大戰略家,他採取的作戰方式是:一邊南下,一邊迂迴繞到彭城西邊來。
帶著兩名子女的劉邦,逕往西邊逃走。追兵越來越迫近。由於拚命奔跑,所乘馬匹已到筋疲力盡的地步。馬車的載重量過大也是無法快速的原因。
以秋風掃落葉之姿擊潰肅縣漢軍的項羽,在彭城東邊的睢水河邊又與漢軍主力交鋒。張良料想得完全正確,項羽軍隊一點疲態都沒有。不僅如此,他們對形同闖空門的漢軍,憎恨到了極點。聽到自己的家園財產被搶奪,子女也被擄走,同仇敵愾的程度可想而知。
滎陽城內,一旦見到項羽派來的使者,先擺出豐盛佳餚,然後故作神態說:「對不起,我們以為你是亞父(范增)派來的,原來你祇是項羽的使者嘛!」就把佳餚退下,以粗菜代替。這等高級心理戰術一再出現。
「我可以不要天下,能夠保住關中就心滿意足……我們以滎陽之西歸漢,以東歸楚為條件,和他談和如何?」
沛縣一樣地陷入大混亂之中。
從幕僚以下到兵卒,全都拋妻棄子而從軍。看到毫無顧忌擁抱愛人的項羽時,他們不禁想起留在故鄉的妻子。
後來受封為汝陰侯的夏侯嬰,過去在沛縣擔任的是廄司御職務,從事驛亭(驛站)馭者工作。劉邦當時的職位是驛站站長,與夏侯嬰朝夕相處。因此,夏侯嬰與劉邦一家人的情誼非比尋常。對馭術純熟的他而言,救起從馬車上掉落的人,根本不算一回事。
由於這是漢王劉邦的出生地,來的如果是漢軍,他們會表示由衷歡迎。若是與漢對立的楚軍,情形就不同了。項羽的軍隊以殘暴出名,因此非得趕緊逃命不可。尤其是劉邦的家族,更需要立刻躲藏起來。
范增心裡非常鬱悶。要是當時在鴻門宴殺掉劉邦,後來彭城就不會被搶去,也不必為包圍滎陽而如此辛勞。而項羽不但沒有為此稍事反省,近來更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
《史記》中的這段記載,把劉邦描寫成一個極為無情的父親。事實上,劉邦愛子心切,所以委託審食其這麼一個可靠的人物照顧他留在沛縣的家族。由於審食其及時將劉邦家人分散,兩名孩子才有獲救機會。
被追到睢水岸邊的漢軍,唯有跳入河中一途。若不跳入,還是陸續會被項羽軍隊推落或踢落。
劉邦利用這個時間逃進滎陽城,一方面讓士兵養精蓄銳,另一方面築造到黃河的防禦道路,企圖藉此得到敖倉的糧食。
這一點,更使老人家怒火攻心,憤怒對身體當然不好。中國人一向相信憤怒會導致惡性腫瘤。
坐在御車裡的項羽,撫摸著虞姬的手說。
「這天下二分之計是行不通的。」張良說。
劉邦封張耳為趙王。
「大家在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