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八史略(肆):大漢天威〔前漢〕》目錄

〇九八 生於異域

〇九八 生於異域

蘇武被扣留的第二年,李陵成了俘虜。受單于密令的李陵前往說服時,蘇武卻說出如下之語:
(我在浚稽山奮戰到什麼地步,漢不可能不知道!以五千兵對抗八萬大軍,這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情嗎!?我之所以後來被打敗,原因完全在於未有援兵前來!我何罪之有?為什麼要殺死我的母親和妻子呢!?)
——衛律的首級!
漢此際的使節團團長是中郎將蘇武,副團長是張勝,秘書長則為常惠。這個使節團後來捲入匈奴的內訌。
在漢的軍界,李陵的位階較高,但以俘虜而論,則李緒為前輩。於匈奴宮廷內,坐上位的是李緒。
——牡羊生子時讓你回漢。
李陵憤怒得直咬牙。
衛青已經死去。他的姐姐衛皇后也年近六十,皇帝的寵愛當然大不如前。雖然衛氏一族的公孫賀目前就宰相之位,但他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為宗旨的人。所以,衛氏一族可謂已沒落。
緱王是昆邪王(塞外民族之一)的外甥,昆邪王降服於漢時,他也出仕於漢,後來從軍討伐匈奴之際,為匈奴所虜,現在出仕於匈奴國。
當衛青和霍去病忙著討伐匈奴時,漢與匈奴的關係已極為惡化,兩國互相扣留對方的使節。也就是說,外交關係完全斷絕。
武帝為這件事情大為震怒。
「匈奴哪有可能知道我們漢軍的作戰秘訣呢?」
以李陵為軍事顧問不知要比李緒強上多少倍,這一點,身為軍人的單于當然很清楚。因此,他再三要求李陵擔任教官一職。
李陵呻吟著道。
這樣的錯誤不是天大的冤枉嗎!?
李陵輾轉聽到這個消息。
緱王和虞常很想回漢。然而,他們一個是投降,一個是逃亡,這樣的人當然不容易獲准回國,除非帶著什麼「特別」禮物。
「哦,那不是我,你們弄錯了!——那是塞外都尉李緒……」
李陵由衷地向單于道謝。這時候,他第一次有了出仕匈奴的決心。故國已無母親和妻子存在,他再也沒有什麼好牽腸掛肚的了。何況單于想盡辦法保護自己!
「李陵膽敢背叛!?好,非給他顏色看不可!」
緱王和虞常動員七十名同道,計劃於單于出外狩獵的機會,殺害衛律。但七十人中有人臨時起了怯意,於深夜脫逃後,向官方密告了這件事情。
「你在匈奴國擔任軍事顧問,負責訓練匈奴士兵,指導對漢作戰——皇帝從俘虜口中聽到這個事實,所以才採取此一措置。」
縱然殺害衛律,要從匈奴國逃出,則需要漢使節的幫忙。所幸虞常和副使張勝有一面之交,他於是將計劃謀殺衛律之事告訴對方。
「如果你一定要說服我歸降匈奴,我會和你痛痛快快喝酒喝到天亮,然後死在你面前。」
「你逃亡應該不會很久的。」單于說。
路窮絕兮矢刃摧,
歌畢,李陵潸然淚下,告別蘇武後,頭也不回地離去。
漢之軍使來到匈奴國時,李陵對之怒目相向,道:
徑萬里兮度沙幕(漠),
李陵以此為由,拒絕到底。
(該如何是好呢!?)
而匈奴卻有使死者還魂的秘術。他們在地面挖一個坑,置燠火於其中,然後使死者匍匐其上,並且用腳猛踩其背,死者由於吐盡體內淤血而得以復活。
如果以武帝恨之入骨的衛律首級為禮物,回國之事一定會被准許才對。即使不能取得首級而只是將其殺害,應該也算是一件好禮物。
虞常是與衛律相偕投降匈奴的人物。
「你在匈奴擔任軍事顧問,指導對漢作戰——皇帝從俘虜口中聽到這個事實,所以才採取此一措置。」「哦,那不是我,你們弄錯了!——那是塞外都尉李緒……」李陵呻吟著道。
「那會是什麼人幹的呢?」
「好,李緒這個傢伙我來幫你幹掉!」
由於衛氏一族的關係而成為軍界長老之一的公孫敖,這一次作戰又沒有成功。率領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由雁門出發的他,被匈奴耍弄後空手而歸。
他很想即刻趕回長安,將冤枉他的官員殺掉。但身為匈奴俘虜的自己,這樣的事情當然辦不到。
謀殺衛律之計劃因而失敗,給予造反者金錢援助的漢使節團,也被捲入事件的漩渦。
這一點,李陵大概推測得出,不過,他並沒把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這個人由於同情我,所以替我把李緒幹掉——我怎麼能把這個名字說出來呢!?
衛律是在漢成長的匈奴人,經由宮廷樂長李延年的推薦,出仕於漢,甚受武帝垂青。但李延年因罪被誅殺後,曾經受其推薦的衛律擔心自己會受到牽連,便帶著虞常等人逃亡至匈奴。
武帝立刻逮捕李陵的母親和妻子,將之誅殺。《漢書》則記載其弟也一併被殺。但李陵是父親李當戶去世時還在母親肚子裡的遺腹子,因此不可能有同父之弟才對。總之,他留在國內的家人全被殺光了。
在諸多威逼之下,蘇武還是堅決不答應成為匈奴之臣。繫獄期間,未有餐食供應時,他將毛氈之毛和雪吞入,用以充飢。在北海期間,他以活捉野鼠、尋覓草根活命。
老母已死,
——朕待你不薄,而你卻背叛朕。忘恩負義之徒絕不饒恕!
武帝因過於生氣而口沫橫飛地咒罵道。把他們抓回來剁成肉醬——他甚至在群臣面前這樣說。
實際上,這個辯明一點沒有虛假。匈奴俘虜確實供述過李將軍訓練匈奴兵,並指導他們作戰之事。
「我一定要讓李緒好看!」
「是不是你幹的!?」
李陵被俘後一年,武帝授兵公孫敖,要他攻打匈奴之地。這次遠征的主要目的在於奪回李陵。
——對,都是李緒不好!由於他降服匈奴軍門後,負責訓練匈奴士兵,所以人們才誤以為他是我!李緒才是我母親和妻子的仇人,非找他算賬不可!
單于的母親業已年邁。
李陵憤慨地切齒扼腕。李家一脈相傳的剛烈血液這時候在他的血管裡奔騰起來。
——這個計劃很好。
李陵如此回答。
李緒在漢是一介無名軍人。聽到「李將軍」這個稱呼時,漢人當然以為是指李陵而言。
對無能的將軍李廣利執著偏愛,對發表正論的司馬遷嚴加處罰——這些荒唐措置,可以說明武帝已有老化現象吧。年邁之後,武帝常有思緒不定之事。
知道皇帝對衛律甚為光火的張勝,認為協助此事是一件忠義之舉,因此在金錢方面給予虞常一些援助。
但,且鞮侯於天漢元年(公元前一〇〇年)一即位,就讓扣留著的漢朝大使郭吉及路充國等人歸國。這可以視為匈奴有意恢復邦交。漢為了要報答,也決定把扣留在手中的匈奴使節送回。
武帝有了這個想法。
對此,軍使回答道:
當時的匈奴王係且鞮侯單于,母親為伊稚斜單于的夫人。伊稚斜死後,由兒子烏維繼任,烏維單于死後則由其子烏師盧繼位。烏師盧少年夭折,因而由其叔(即烏維單于之弟)呴犁湖繼位,但這個人也於一年後去世。再由其弟且鞮侯為單于。也就是說,伊稚斜單于的夫人於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兒相繼為單于期間,始終以太后身份掌握權勢,新即位的且鞮侯壓根兒不敢反抗母親。
單于遂讓李陵逃到北方,他非常欣賞李陵的骨氣,也十分討厭取悅自己母親而發跡的李緒。聽到李緒被殺時,他是比什麼人都高興的。
不久,由於大閼氏去世,李陵得以重返匈奴宮廷。單于格外照顧李陵,不但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更立他為右校王。這是破格重用。
李陵對李緒無甚好感。由於深信漢一定會派兵把他救出,所以,李陵拒絕了單于的再三邀請,不為匈奴擔任訓練事宜。這是叛國行為,他當然不能做。
「有李緒擔任這個職務,不是就可以了嗎?」
「謝謝你的關懷。」
「我不知道……我想大概是老天爺替我報仇的吧!」
匈奴中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人。其中敬重李陵人品者為數不少。一般而言,匈奴在性格上較漢族更為率直,聽到李陵家人被殺之事時,一些匈奴朋友甚至為他流淚。聽李陵提起這個原因在於李緒時,好幾個人便自告奮勇說:
憎恨到極點的人,一定要達到報仇目的才會甘心。如同被堵住的水尋找缺口,李陵終於找到這個對象了。
蘇武在匈奴之地被扣留達十九年之久,到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始被准許歸國。守節不逾的他,未曾出仕於匈奴。與之相較,出仕於匈奴且被授予王位的李陵則不得歸國。
「我是有這個意思,但很遺憾,不是我幹的。」
李陵原本就非常不喜歡李緒。他覺得靠取悅女人發跡的人,連看了都會噁心。因此,他把母親和妻子被殺害的怨恨一股腦兒加到李緒身上。
公孫敖是在衛青年輕時為陳皇后所派的地痞流氓抓走時,率領俠客將他救出的人。衛青為了要報答此恩,設法安排公孫敖立功的機會。李陵的祖父李廣因被調職而大為憤慨之事,已如前述。公孫敖在衛青的支持下,於軍界嶄露頭角,不過,其軍事才能似乎不甚傑出。
因此,漢之宮廷對匈奴陣營中的真相全然不知。聽到公孫敖的解釋時,武帝勃然大怒。
——李陵好像是盡一切力量戰鬥的。我這樣對他未免太不公平,應該把他救出才對。
蘇武於半日後甦醒。
不過,這裡所謂的李將軍,實際上指的是先於李陵向匈奴降服的李緒將軍。
公孫敖如此報告。
在送別席上,李陵邊舞邊作了如下之歌:
一天,李緒的屍體在沙礫地被發現,所有的匈奴人當然第一個聯想到李陵。實際上,李陵並沒有直接下手。他不否認自己有這個意思,但由於對方始終迴避著他,所以遲遲沒有機會。
李陵經常口出此言,因此,匈奴之中無人不知李陵痛恨李緒之事。
「我有何罪?為什麼要殺害我的家人!?」
李緒過去是塞外都尉(國境守備隊隊長),於其據守的奚侯城被匈奴攻陷時投降。這個人對取悅婦人很有一套,由於向單于的母親大獻慇勤,因而在匈奴宮廷頗受重用。為匈奴指導對漢作戰的他,擔任的是軍事顧問一職,所以兵卒都知道其人。不過,兵卒只以「李將軍」稱呼他,並不曉得其真名。
武帝不相信。
「匈奴好像已完全摸透我們漢軍的作戰方式。」
這是副使張勝做的事,正使蘇武一點也不知情。但蘇武是個極富責任感的人,他以有辱君命而深深自責,遂起了引咎自殺的念頭。他拔刀刺向自己的胸膛,當場昏倒。
單于想使這位傑出人物成為自己的家臣,便用各種方法,也曾予以利誘。此外,甚至將他投獄及放逐至北海(貝加爾湖)邊地。
雖欲報恩將安歸!
李陵開始伺機加害李緒。
「依據匈奴俘虜的說法,李將軍似乎在匈奴之地指導對漢作戰。過去在我軍居樞紐地位的人物指導他們作戰,對我們當然不利啊!」
士眾滅兮名已隤。
為君將兮奮匈奴。
「可是,每個人都認為是你幹的,包括我的母親在內。我的母親格外寵愛李緒,一心一意要為李緒報仇。你的處境非常危險,非小心提防不可。」
不但未能奪回李陵,連對匈奴還擊的表現都沒有。這一點,回京後該如何向皇上稟明呢?
單于問李陵。
原來緱王和虞常兩人企圖在匈奴國造反。不過,他們不是意圖推翻匈奴國。
「我大概沒有能力庇護你。你暫時逃到北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