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俠傳》目錄

憶愷然先生

憶愷然先生

百川有一身好武功。他的手指能夠將堅硬的木桌子抓成木屑,刀槍眼法很準。從前,有一段時間曾為蔣介石保鏢。護送班禪大法師回西藏時,大法師送他一對特大的核桃。這對核桃成了他練指工具,每天不斷地抓。年深月久,核桃一動就嗡嗡叫,顏色發亮。他能將核桃拋向空中,手掌運動使核桃在上空旋轉自如。他腿功更好,能在很輕的篾簍上跑圈子。一般的牆,他祇須輕身一縱,即上去了。刀術準而有內勁,一動刀就有唬唬響聲。這些,又成了愷然創作的好素材。在立煌一次宴令上,愷然請他表演八卦刀。我因產後不能到外面觀看,睡在房裡,祇聽得唬唬一片響聲和觀看者的掌聲。他眼法更準,能把泥土做的小彈子嵌在牆上或樹上。距離十米左右遠,能用彈弓將牆上或樹上嵌的彈子打碎。他精力過人,走起路來真是一陣風。他到別人家作客,坐位子從不坐沒有退路的地方,機靈成了習慣。真是坐如鐘,行如風,立如松。從前,時刻防人報仇。後來名聲大了,隨時準備高手與他較量。所以他在什麼時候都是臨陣之式。儘管他睡覺了,你輕輕走近跟前,他馬上一咕嚕爬起來,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盯著你,擺出臨敵架式。當時武林人物從不敢在他面前無禮,因他武藝高超,個性剛強,在武藝上不讓人。平時對人很謙虛。抗日戰爭時期,他已八十多歲,牙齒一粒沒有掉,飲食行動和青年人一樣健壯。解放後,定居杭州,晚年生活過得幸福,活到一百零三歲。他沒有兒女,一手好絕技沒有人繼承。愷然先生常為此發出浩歎。愷然先生是一個剛直不阿的人。熱情好客,待朋友尤其仗義疏財。個性勇猛急躁,路見不平,即可拔刀相助。他寫的《留東外史》,內容是揭露個別留學生的醜聞。書中涉及的人物揚言要找向某拚命。他毫不畏懼,並轉告對方:從當天起,每天晚上八時至十二時,在橫濱海灘等候。如果他們打死了向某,絕對沒人找麻煩。向某打死了他們,也是同樣沒事。足足等了一個月,連人影子都沒見。
回到祖國以後,卻沒有他施展之地。看到的是當時政界的腐敗、洋鬼子的欺凌。他非常氣憤,決心走興辦武術,從事武俠小說寫作之路,以此激起民族和人民愛國救國之心。凡是武林人物及江湖異人,他都熱心接納。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住在大別山區的立煌縣。他帶領武術界人士精練刺殺,隨時準備和日本鬼子拚搏。
黨中央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口號後,他的思想一度活躍起來了。寫了《麓山射蟒記》和《丹鳳朝陽》。一九五六年,又應國家體委聘請,到北京當全國武術觀摩會裁判。賀龍將軍接見了他,要他寫中國武術方面的書。當時,他的確很興奮,準備寫《中國武術史話》。同時,又有長江文藝出版社派人前來,聯繫擬將《江湖奇俠傳》再版。香港《大公報》駐廣州記者也來長沙,想請他寫一部長篇小說,不限內容,先付一部分稿酬。這時閤家歡喜,認為可以改善生活了。可惜好景不長,第二年開展反右派鬥爭,這一切便都成為夢幻泡影。
住在六安縣的劉百川老師,是全國著名的武術家。此時困住家鄉,一籌莫展。愷然先生訪知後,和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廖磊乘視察軍情之機,途經六安,會見了劉百川老師。老友相逢,倍加歡喜。劉百川對愷然先生的事業深表贊同,於是便同來立煌,住在我家。愷然先生向廖磊詳細介紹劉的武術及為人,建議安排他的職務。廖磊當時是總司令兼安徽省主席,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將劉安排在安徽省政府任參議一職。向先生經常帶劉百川老師出席各種會議,表演武術。這樣,劉老師遂得到軍政界的特好評價。
當時,文藝界寫作路子比較窄狹。加上他感覺思想跟不上時代,以至沒有寫一個字。省文聯和宣傳部一直待他很好。省首屆文藝座談會,特邀他出席。有一次,很多文藝界人士在一起閒談,他把自己的思想比作一位老太婆的小腳,老太婆想學時髦穿大鞋子,裝大腳,苦於腳裹死了,放不大,走起路來仍是扭扭捏捏。他的思想也和小腳女人一樣放不開。大家哄堂大笑。
愷然先生的朋友滿武林。因為他無門戶主見,能夠兼容並蓄。吳鑒泉先生是愷然先生的長輩。他是滿洲人,從楊澄甫先生學藝。一生精練太極拳,海內外有名,桃李滿天下。在上海、香港都設有太極拳杜。愷然先生與吳老交誼很深。在湖南辦國術訓練所時,就曾聘請吳老的兩個兒子吳公儀、吳公藻出任國術訓練所太極拳教師。因此,鑒泉老人也常來長沙傳藝。吳老拳術的精巧,是國內罕見的。來長沙時,已是年近八十之人。而他步履輕快過人,動作敏捷。游嶽麓山時,年輕練武的人還沒他走得快。後輩有意領著老人走陡峭石崖小路,而他談笑自如,如履平地。游了一整天,歸來毫無倦意。
他一生從不受金錢權勢的利誘。在舊社會裡,軍閥政界人士多想利用他的筆,為其樹碑立傳,向先生一概婉言謝絕。曾在湖南主政的何鍵,想要愷然先生替他寫九年治湘經過。何鍵親自示意,之後,又託人表示酬金從優,但愷然先生一直不置可否。到了抗日戰爭時,愷然先生應安徽省主席廖磊邀請,來到了立煌。有一次閒談中,他說:「要是貪圖金錢,不顧名譽,那我就不是平江不肖生了。」他還說:「值得我歌頌的人,在什麼困難環境裡我都要歌頌,要為他樹碑立傳。如霍元甲和中國武林豪俠之士趙玉堂等。」愷然先生從不把金錢權勢看在眼裡,是個不怕窮的人,也是個窮不怕的人。抗日戰爭勝利後,他留在立煌建築勝利紀念塔和修建古廟響山寺,拔了一大筆款子。興建兩年時間,不侵佔人民的一點一滴。
劉百川從小勇猛過人,好打抱不平。這一點,愷然先生深知。早在清朝時,有一年農曆正年十五日迎會唱戲,有某家小少爺也外出看戲。散戲後,小少爺耀武揚威的走著,侍候人員還拿著馬櫈,不時向兩邊行人亂打,把行人打開。這時,兩邊行人發出怒吼。劉百川怒火湧上心頭,衝上前朝著小少爺頭上就是幾拳。這下闖了大禍,小少爺回家就死了。於是滿清政府發出通緝令捉他。劉百川急中生智,就躲在城隍廟的大神像的肚子裡,才沒被捉去。到第二天夜晚,逃到開往個埠的鹽船上,向老闆說明不要工錢,祇吃點飯,幫他做事。就這樣熬過難關。直到民國年間,他才敢出頭露面。
可惜的是,愷然先生辭世過早。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原來打算大展身手,都未能如願。今天,他的著作又得以重刊問世,想他也當含笑於九泉了。
一九四七年冬天,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戰軍南下,解放立煌,愷然先生被俘。經過十天的審查,認為他在安徽十一年的時間裡沒有絲毫民憤,更沒有侵佔財物的事情。野戰軍的領導同志請他吃了一餐糯米稀飯,豆腐做菜,想留他在部隊工作。他因家小拖累,不想在部隊,並向領導表示,等到湖南解放,一定舉著旗子到郊外歡迎解放軍。於是二野開了通行證。我家遂經蚌埠、南京,回到湖南。那時,正值程潛將軍主持湖南政界。愷然先生隨程主席一道起義,並安置在省文史館及政協任職。當時,文藝界名人魏猛克、唐麟和宣傳部長李銳同志,很重視愷然先生,希望他仍能從事寫作。要他多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作家的小說,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絞索套在脖子上的報告》、《日日夜夜》等書。過了一段時間,要他著手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事跡,還預付了一些稿費,但他始終沒有下筆。
成儀則
向愷然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多年了。回憶他年青時代,曾兩次留學日本。既能文,又能武。生平酷愛武術,熱愛祖國,滿懷振興中華的理想。
有一次,在歡迎會上,愷然先生請吳老表演太極拳。和他大兒子公儀推大理,走九宮步,那真是急風閃電式的步履,一個膨勁將他兒子拋出一丈多遠。他兒子功夫也不錯,還安然立在一丈多遠的地毯上。當時觀看表演的人無不拍手叫好。他一身柔軟如綿,內勁很足,一般的力氣在他的身上使不出。即使是很好的內勁,他也能走掉化掉或粘連,總使對方不自在,使不上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