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舊石器時代》第三卷 帝國與文明

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口專業

第三卷 帝國與文明

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口專業

百官們把死胡同的問題說了出來,像李四這類,早就已經想到了,所以沒說。
如果固定一批老師們,表面上看是把問題解決了,其實還是有問題。
一個能夠帶來便利,滿足眾人的商業,都遭到那麼多人的排斥。
所以,商業的崛起,就勢在必行,商業應該推廣,人人都知道,百官也知道。
有一點可以明確,數量是不可能解決的,那就只能從其他方面解決。
做別的事,那就是侮辱了自己,自己是什麼?是秀才!是士啊!士可殺,不可辱!
也有一小部分秀才「屈辱」的改行,但那是小數的,大部分秀才還是儘管餓肚子,科舉,還得考。
秀才屬於士農工商的士,平民里的最高地位。
因為「酸秀才」還是很多,還是在其他方面很難有所作為,還是一群中二憤青。
可惜一說出來,所有人都一個勁的搖頭,態度非常堅決。
中國古代文人都有一個觀念,只要是秀才了,成了平民中的士,得清高,很高貴,瞧不起做農、做工、經商的普通人。
是什麼?反動先鋒隊員?不是。
所以嘛,秀才,就多了一個譏諷的「酸」字。
有原因,從歷史找,歷史就是寶藏。
為什麼古代那些落榜弟子,就肯定會轉化成不安分子?
要他種田?咱是讀書人!要他要工?咱是讀書人!要他經商?咱是讀書人!!!
反過來說,回報越高,風險越大,想什麼風險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個辦法雖然好,但肯定遭到更多人的排斥。
他們沒考上,就沒出路了嗎?不,他們還有出路,他們還是研究生,還是究極知識分子,還是超級學霸,身上還掛著名牌大學的身份。
「這樣下來,他們想不抱怨都難,處處不得意,對於這些平日里遠超常人的人來說,一時間很難接受,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沒有歸屬感,在哪處都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幾年的讀書感覺白讀了,所以呢,他們一有機會,就鬧事,渴望當官。」
有點像蒼蠅,平時就是噁心一下,等你身體虛弱,蒼蠅身上帶的病菌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如果考不上呢?那他還是秀才,秀才讀書要很多錢,筆墨紙硯是錢,請名師是錢,書籍也是錢,還得花錢疏通關係。
王揚也不贊同,在現代,考公務員的人也不少,他們讀書的年頭更多,但他們不考就沒出路了嗎?還是有很多選擇的。
但他也有自己的提議,他道:「其實,我們可以給這些在校學生也發物資,畢竟他們也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努力,雖然乾的是陪太子讀書,但也確實花費了大量時間和努力,我們連商業都承認,為什麼不承認他們的腦力勞動呢?」
同時,也是還沒實踐,因為他有計劃,拍荒野求生,但他還沒去做,代用到一般人,就是我要怎麼樣才能擁有一億。
王揚給眾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凡事不要看表面,表面上是老師們作祟,實際他們的真實身份,是不得志的「秀才」。
若是只有一批,老師的位置就固定下來了,不聽話,統統拉去勞動改造。
但這裏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只有一批老師的話,當年就不會有越來越多的文官,王揚就不用觸動文官們的利益,也就不會出現這兩次的李亮和子鼠事件。
百官一致反對,而王揚考慮的雖然不一樣,但目標也是一樣的。
「商業還好說,是為了解決便利,而且還得交稅,也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可他們什麼都沒做啊,一不提供便利,二不事生產,難道也能向他們收稅?」
為什麼有很多選擇還要考?因為回報大啊,一考上,那就是國家在編人員,說不定飛黃騰達,就在此日。
那現在就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現代的落榜弟子們,沒有轉化變成憤青?沒有轉化成散播反動言論的不安分子?
樣樣都是錢,想中舉,難得是錢,可秀才們不能去干別的事啊,為什麼?
就像王揚經常想,我如果穿越回去,應該怎麼做才能混得風聲水起,恩,拍荒野求生的節目很不錯。
要是在平時倒也罷了,百姓不會往心裏去,一旦國家有大變故,這些秀才們就是散播反動言論的中堅力量。
等到他們畢業了,也就沒那麼大怨氣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是古代現狀。
他站出來寫道:「就算是一批,也不行,因為殺了一批,還要有一批來頂替。再殺,還要有一批人來頂替,差別不大。很像我們戶部,支出一部分,不能說我的倉庫就永遠了,少了,還會補充。」
為什麼要讀?還不是你們想通過那種途徑做官?那途徑累嗎?不算太累吧?雨淋不到,太陽曬不著,求幾個數列就行了,天下還有比這更輕鬆的事嗎?
問題是,在百姓這麼排斥的時期,如何快速推廣?
王揚站起身來,也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你的觀點有問題,這方面,不是老師們的原因,而是那一批批培養出來的『精英』。」
這個點子實際上就是在說,把讀書當成一種職業,也發物資,這樣他們既有歸屬感,又能拿到物資,不是兩方面都解決了嗎?
這就是沒辦法,首先沒辦法穿越回去,就像一般人會想我有個一億會怎樣。
就算當不了公務員,他們可以去公司應聘,對於這種擁有高學歷的人才,大部分公司還是搶著要的,不管一開始的工資多少,還是有大把出人頭地的機會。
不存在讀書人就高貴,就做不得其他活兒的觀念。
第一,參加科舉的是什麼人?首先得是童生,童生沒有社會地位,他們得考秀才,秀才就有了社會地位了。
先說現代,現代為什麼落榜了也沒關係?兩個原因。
「這個,國家裡沒有這方面的空缺啊,唯一需要用到頭腦的工作,全都是官員啊,要不就是文官,要麼就是各部門作統計工作的官員,還是要做官啊。」
很顯然,目前的情況是沒辦法,已經有了這麼多老師,已經有了這麼多「高級知識分子」,還假設這類問題,就沒意義了。
「本來這些人讀書就沒有物資獲得,幾年下來,又比不過其他工作的人熟練,結果還考不上最終目標,當官。」
但是也只有社會地位,一個空殼身份,什麼好處都帶不來。
既然已經這麼輕鬆了,還拿物資?
第一,考公務員的大部分都是什麼人?研究生、博士生,究極知識分子,比高級高出一大截。
這個思想來源於孔子,曾經有弟子請教孔子「農工商」的問題,被孔子斥走,然後孔子說了一句:「此小人也。」
要假設,應該假設還沒實踐,想實踐,就要有個計劃。
就算是李四的這句話,同樣也是問題多多,守倉就看出來了。
所以每一個舉人,都是潛在的官員,鄉里鎮里的大戶,少不得要送錢送糧,結下交情。
那中國古代為什麼不行呢?也有兩個原因。
所以就這個問題,根本不能假設,假設是什麼時候乾的事?沒辦法和還沒實踐的時候才假設。
「咦?也對!」李四點點頭,表示認同。
第二,商業極其發達,不做官,也有大把的機會榮華富貴,他們還是用知識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有歸屬感。
可是只要考上了舉人,就是朝廷的候補官員,只要進士用完了,就開始用舉人了。
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基層公務員,而能考上舉人,就是舉人老爺了,沒聽過什麼叫做窮舉人的。
百官們開始推理,慢慢的想到了這點,然後,傻眼了。
哪方面?王揚說得很清楚,歸屬方面,或者說,就業方面。
酸秀才的特點很清晰,老覺得朝廷暗箱操作,打雅賢良,常常跟人發牢騷,偶爾寫幾首酸詩。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
現在國家的「秀才們」就是沒有用武之地,沒有對口專業,所以要解決他們的問題,只要找到那個對口專業。
而有利的一點就在於,王揚是把儒家的道德系統拿來了一部分,但沒有給眾人灌輸士農工商的等級概念。
他們沒有造反的能力,但是他們不一定要自己反啊,輿論散播之後,想造反的人就會借勢而為,一呼百應,百姓們就加入了造反大隊。
他們有知識,那就要讓他們用到知識,他們習慣用頭腦,就要讓他們找到用頭腦的工作。
是商業!最好是繁榮的商業!商業越多,他們對口的專業就多。
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古代的商業也是五花八門,可一干秀才就算要討生活,也只願意干私塾先生,或者街頭賣字的活兒,不能有辱斯文。
其他人才不管那些「秀才們」陪太子讀書的辛苦,誰叫你要讀?你可以不讀,早早就做工嘛。
所以,就要解決這些「酸秀才」的問題。
要麼,他們這些百姓軍被鎮壓,要麼,他們去攻打城池,殺害其他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