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康熙末年》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1151章 喜慶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1151章 喜慶

曹顒見狀,忙道:「安大人領的是欽差,曹某哪裡敢託大,只是怕差事出差錯,少不得多問安大人一句……敦王爺,在口外是什麼章程……」
曹顒稍稍安心,他還真怕雍正心血來潮,直接將十阿哥發作了。
曹顒聽了,一陣無語。
曹顒看了一眼「護送」十阿哥到清苑的護軍參領,那人卻只是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出面的意思。
怨不得初瑜害怕,實在是雍正這個皇帝喜怒太隨心了些,沒有一國之君的大度,反而是睚眥必報的性子,對女子也不例外。
那參領姓安,原是雍親王府侍衛,雍正登基后,轉為御前二等侍衛。
從雍正初年奉旨送大喇嘛靈龕回喀爾喀,這位郡王已經消失在諸人視線前三年。
雖說十阿哥身後,明晃晃地站著上百護軍,可十阿哥依舊是像小公雞似的,似乎那身後不是押送他的人,就跟他的王府親軍一般。
進了寅賓館,十阿哥站在院子里,四下里瞅了瞅,指著院子里兩棵玉蘭,對曹顒道:「本就針尖大點兒的地方,還栽這些勞什子佔地方,憋悶死,快砍了,砍了!」
初瑜便帶幾個孩子,進了院子。
這些話,即便不是曹顒開口,打發旁人去從那些跟來的護軍打聽,也能知道一二。可曹顒不願繞彎路,就是怕這個安參領多心,才直言相問。
有上這一句,曹顒心裏就踏實了。
十阿哥在總督府就總督府吧,左右不過是個院子,看著的都是皇上的人,也省得自己跟著費心。
天寶已經被放下來,站在初瑜身邊,看一眼哥哥姐姐,再看一眼初瑜,像是也明白不可失禮似的,安靜許多。
曹顒便道:「既是王駕所至,自是要合王爺心意。」說罷,便安排人準備砍樹。
「王駕至清苑,曹某無限惶恐,還請安大人指點迷津。」見安參領不是個圓滑的,曹顒便也不啰嗦,直言道。
見丈夫看著自己,有些疑惑之意,初瑜方嘆了口氣,低聲道:「不是我心狠,只是十六嬸前車之鑒猶在……」說著,亦是帶了幾分黯然。
十阿哥見他天真燦爛,心情也跟著好了幾分,從腰間翻出一枚羊脂玉平安扣,放在拇指肚下摩挲了兩下,遞給初瑜道:「這是爺賞他的見面禮……」
十阿哥並沒有如八阿哥與九阿哥那樣橫死,雖說圈了很多年,可到底熬到雍正駕崩,被侄子乾隆給放了出來。
見曹顒痛快,十阿哥倒是有些意外,略有深意地看了曹顒一眼。
十阿哥仰著下巴,絲毫沒有「階下囚」的自覺,看著曹顒,冷哼一聲,道:「還當你不是愛鑽營的,卻是抱上老十三的大腿,爬得倒是快!」
十阿哥奉旨送的大喇嘛靈龕出京時,他也侍衛的身份跟隨,次年轉了護軍參領。
「曹大人客氣,下官也不過是奉旨行事,說不得也要跟著王爺叨擾曹大人。」安參領見曹顒話說的客氣,便也回之於禮:「有什麼吩咐下官的,曹大人儘管開口。」
只是想著十阿哥「樂天知命」的樣子,曹顒使勁地想上輩子所知十阿哥的結局。
過幾日,摺子發回,雍正只批了三個字:「知道了。」
初瑜只覺得心酸,心裏生出幾分羞慚,道:「太貴重了,既是十叔貼身之物,定是來歷不凡……」
兩個跟來的太監,一個急忙跟了過去,一個小心地到曹顒面前告罪。
初瑜聽了,鬆了口氣,卻沒有去給叔叔請安的意思。
天佑與天慧都覺得怪異無比,畢竟現下已經是八月下旬,天氣轉涼,大家都換了夾衣裳,這又是大清早的,秋風蕭瑟,誰還會用扇子?
到了寅賓館,初瑜沒有直接進去,而是使人先進去稟告。
在他看來,以初瑜的性子,即便曉得以曹家為重,也多少會恭恭敬敬地請個安,做足侄女的本份。
次日一早,天佑過來請安時,便被初瑜給留下,又使人去叫了天慧與天寶來,母子四人一起去了寅賓館。
郡王出行,跟著的人哪裡會少了,長隨、侍衛加起來,沒有上百,也得有幾十。如今,只剩下兩個太監。
剛進院子,便就上房門帘被挑開,十阿哥大踏步走出來,後邊跟著個太監,手中抬著一把椅子。
不是世事滄桑,使得十阿哥折損了昔日的氣派,而是這位爺白白胖胖的,體型是過去的兩倍。
初瑜點頭應了,夫妻兩個安置不提。
曹顒神情平靜,坦然地看著十阿哥。
少一時,從院子里出來個太監,傳十阿哥的話,請初瑜母子進去。
即便十六福晉有錯在前,也未必是成心的,可皇上的懲罰卻是半點不含糊,一個側福晉、幾個庶福晉賜下去,庄王府的太平日子就算到頭。
寅賓館正北,有處精緻的院子,是安置過往貴客的,將十阿哥安置在此處,倒是不算是怠慢。隨從的護軍官兵,則安排在前後的院子。
安參領看了曹顒一眼,回答的倒是痛快。
畢竟不是明令圈禁,十阿哥在張家口的日子還算舒坦,並沒有短了吃喝。只是跟著的幾個王府下人,有些不安份在王爺身邊當差,反而要出府亂逛,都被軍法處置。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防著十阿哥與蒙古人。
曹顒只說無礙,叫他去侍候十阿哥,而後請那參領同自己到客廳說話。
「是十三爺的意思,你也不必太擔心,明早帶幾個孩子過去,只當是尋常請安。」曹顒道。
天佑、天慧年紀大了,成熟懂事,只安靜地跟在母親身後,沒有多問;天寶四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在奶子懷裡跟紐麻花似的亂扭,眼睛烏溜溜地看著四下里。
天寶年幼,不想其他,聽初瑜叫他們兄妹幾個給眼前這人請安,便老老實實跟在兄姊后請安。
門外,有四個護軍,目不斜視,倒沒有開口攔人。
十阿哥被軟禁在張家口之事,早已不是秘密,初瑜自是擔心。
「十叔到了清苑?」初瑜的神情不帶欣喜,反帶了幾分擔憂:「會不會牽連到爺?」
總督府廚房裡,有個大師傅,做燒雞是一絕。
十阿哥不耐煩多聽,伸手拉了天寶過去,將平安扣系在他腰間,道:「不過是死物,又貴重到哪裡去……若是你過意不去,以後就多送這孩子過來待陣子,看到他,爺就覺得喜慶……」
內院,上房。
天寶倒是不怕生,見十阿哥看著他,便也笑著看十阿哥。
曹顒心裏沉重,面上卻是鬆了口氣,笑道:「有章可依就好,要不然還不知當怎麼『安置』貴客。只是我身上背著差事,也沒多少功夫盯著這邊,王爺身份貴重,若真在此地有個閃失,怕是曹某萬死難辭其咎。王爺的安全,還得勞煩安大人繼續掌眼。」說到最後,已是帶了幾分鄭重。
雖說早就曉得,這些消息會通過其他途徑傳到御前,可他也不能含糊,要不然落到皇上眼中,就是個罪過。
回到官邸,曹顒便吩咐人往廚房傳話,今晚做燒雞。
從總督府大門口到寅賓館這一路上,曹顒也瞧出來,除了十阿哥身後的兩個太監外,其他的人都是「看護」。
安參領亦神色肅穆,道:「保護王爺安全,正是下官職責所在。」
同她說了,只會讓她為難,委實沒什麼益處。
次日,曹顒寫了摺子,將十阿哥在總督府的安置情況,詳細于筆端,上奏給雍正。
晚上回內宅,看到初瑜時,曹顒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十阿哥到總督府的消息瞞下。
去年天寶大病一場后,李氏與初瑜便變著法的給他滋補,將天寶給養的白白胖胖的。偏生今日出來前,奶娘還在天寶眉心點了紅點,使得他看著就跟年畫上的童子似的冰雪可愛。
他只三言兩語就交代了十阿哥這三年的生活,曹顒卻聽出其中的血腥與慘烈。
十阿哥的嫡福晉就是蒙古人,北疆與西疆現下又不太平。
……
十阿哥叫椅子擺在院子里,坐下後方擺擺手叫初瑜起身,又叫人抬椅子出來給她:「屋子裡太悶,還是院子里涼快!」似乎為驗證他所說,他手中還使勁搖著一把烏木骨的扇子。
兩人早年雖有恩怨,可該撒的氣已經撒了,曹顒才不屑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曹顒見狀,倒是有些意外。
倒是十三阿哥,隨著御批摺子寄了信過來,信中問了曹顒近況如何,初瑜如何什麼的。看似閑話家常,卻在信中反覆提及「骨肉親情」四字。
看到十阿哥的那刻,曹顒幾乎不敢相認。
十阿哥移開視線,喃喃自語道:「聽說保定府的燒雞最好吃,這回爺倒是有口福了……」說罷,轉過身去,背著手進了屋裡。
曹顒搖搖頭道:「當不同我相干,說不定是皇上有意容十爺回京,暫時在清苑做個中轉。」
曹顒將十三阿哥的信看了好幾遍,放下的時候,臉上露出幾分苦意。
他倒是沒什麼,就是怕初瑜曉得難過,畢竟是初瑜的叔叔。
以十阿哥長輩的身份,既是見了三個孩子,怎麼只會出一份見面禮?
皇上不顧手足情分,將人軟禁此,倒要他一個外人記得「骨肉親情」,實是滑稽。
十阿哥視線從天佑、天慧身上滑過,落到最小的天寶身上,道:「這就是你的小兒子?長得倒是夠敦實。」
心中雖不願妻子參合此事,但既是十三阿哥吩咐,誰知道後面有沒有雍正的意思,曹顒只有聽從的份……
初瑜雖是詫異十阿哥的肥碩,依是趨步幾步上前,請安道:「侄女見過十叔,請十叔大安!」
曹顒心中疑惑,面上卻不肯失禮,規規矩矩地請了安,而後親自迎著十阿哥往寅賓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