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軍》第四卷 白甲現世

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

第四卷 白甲現世

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

劉逸軒不動聲色,仍是雙手攏在衣袖內,縮了縮頭,似乎有些發冷,身上還是那身破舊補丁棉襖,徐皓月看了他一眼,低聲說道:「你來見高你十多級的大將軍,穿這麼寒酸?」劉逸軒低聲道:「穿得寒酸點,才好像大將軍哭窮,也能少要點錢糧。」徐皓月忍俊不禁道:「這有用嗎?我猜大將軍連正眼也不會看你一眼。」
過了一會兒,劉彥貞大喜撫掌道:「此策大妙!」跟著抬眼看了看徐皓月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將門之後,你現在盛唐縣可有官職在身?」
劉逸軒瞪大眼睛:「你、你……」
徐皓月微微躬身說道:「在下如今乃是英家贅婿,尚不能輕言委身。」
數日之後,南唐果然派出大軍北上救援壽州,壽州乃是淮南門戶,而淮南又是金陵門戶,南唐中主李璟自然是不敢大意。後周除了李谷率軍攻打壽州之外,還聯絡了吳越王錢弘俶出兵攻打南唐常州。南唐得了軍報,南唐中主李璟命神武軍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兵兩萬,號稱五萬增援壽州,另以同平章事皇甫暉為應援使、常州團練使姚鳳為應援都監,率兵三萬,號稱六萬大軍,進屯定遠策應,又以撫州刺史柴克宏為右衛將軍率兵往救常州。
劉逸軒急忙說道:「此人才是英山武王山莊英家的贅婿徐皓月,和劉仁瞻將軍也算是表親,乃是徐溫大將軍的後人。」他一口氣說了徐皓月幾個身份,勉強將他的身份抬高了一些。
神武軍乃是南唐精銳,這一日神武統軍大將劉彥貞果然率兵往盛唐縣而來,到了盛唐縣駐紮在城外。正是人上一萬,無邊無際,徐皓月看到騶虞城外無邊無際的營地、浩浩蕩蕩的旌旗漫漫飄揚,咋舌不已。
徐皓月馬鞭一揚笑道:「劉彥貞北上,壽州之圍必解,我們自然可以進城,你別怕,我們只是去盤桓數日便歸,沒有危險的,呵呵,想不到這兵法到如同下棋一般,有趣、有趣!」
劉彥貞本來再用火鉗撥弄著火盆中的炭火,聽到一半已經呆住,聽完後手中火鉗噹啷一聲掉在地上,跟著站起身急走到行軍圖前觀看起來。劉逸軒聽了徐皓月的話,也是面露喜色,衝著徐皓月豎起大拇指來。
英吉奇道:「可是姑爺,壽州這時候打戰,我們怎麼進得了城呢?」
劉逸軒急道:「大將軍,盛唐縣今年農戶預借的稅賦都是盡數繳齊的,只留越冬的糧食,來年年成若是不好,只怕下官連開個賑民的粥鋪都不行,是不是多留一些?」
劉逸軒還想再說,帳中幾名親衛便要上來趕人出去,徐皓月急忙說道:「劉大將軍,在下有一策,可以解將軍應援之憂,亦可節省些糧草。」
劉逸軒急道:「你要去哪裡?」
劉彥貞煩躁的說道:「繳稅便是用來養兵,百姓自有出路,你急什麼?休得多言,快快下去交割。」
徐皓月呵呵一笑說道:「你看我身上像是準備了錢糧的么?」
徐皓月回頭望了望劉彥貞大軍已經開始向湄水開拔,倒也是當機立斷之人,緩緩說道:「咱們的表親困守壽州,我們也該幫上一幫的,只要壽州這顆釘子牢牢的頂在前面,周軍就會縛手縛腳,英家也就安全得多。」
徐皓月已經走出幾步,回頭淡淡說道:「去壽州探親。」
劉彥貞走上前來,哈哈大笑著,態度比剛才親和了許多,說道:「難得徐公子有此心意,更難得的是獻此妙策,盛唐縣糧草就留下一半,其餘的本將到其他地方征齊便了。」跟著拍了拍徐皓月的肩頭說道:「可願隨我從軍,為朝廷效力?」
劉逸軒早早點算好錢糧,帶著徐皓月道劉彥貞帳外聽候差遣。在帳外隱隱聽到帳內劉彥貞大發雷霆的喝罵不已,片刻之後軍帳內各級將校陸續出來,不少人低聲議論道:「敵軍十萬之眾圍攻壽州,軍馬不足,兵馬去少了如何能敵?但全軍緩進又怕壽州有失……」「此刻冬日,進兵緩慢,壽州難保……」
劉逸軒和徐皓月退出軍帳跟著便去辦糧草交割之事,劉逸軒輕嘆一口氣低聲說道:「徐兄弟,你能獻此良策實乃百姓之福,又為盛唐縣保留下如此多的糧食,英山捐出的錢糧我也不再好意思要,你們的那份就由我們盛唐縣衙出好了。」
徐皓月抱拳答道:「在下白身,只是聽聞將軍北上應援,在下代表英家獻上軍糧和軍資若干,希望能助將軍一臂之力。」
劉彥貞有些失望,嗯了一聲說道:「本將到忘了這事,由此才能,這身份卻是可惜了些。也罷,你們二人先下去吧,本將要擊鼓召將議事。」
劉逸軒輕咳一聲應了,帶著徐皓月跟著那親衛進到大帳,只見大帳內一位錦袍將軍正在烤著炭火,望著火盆發愣,劉逸軒和徐皓月兩人見禮之後,頭也不抬緩緩說道:「本將奉命北上應援,沿途籌措糧草,盛唐縣留下些許越冬備糧,其餘糧草本將一律徵用,下去和軍糧官交割吧。」說完揮揮手,果真正眼都沒看兩人一眼。
劉彥貞哦了一聲,抬起頭問道:「你是何人?」
辭別劉逸軒,徐皓月和英吉快馬北上,方刃則被徐皓月派遣跟隨劉彥貞大軍左近打探消息。聽聞要北上壽州,英吉有些害怕:「姑爺,壽州這時候正在打戰,我們去那裡做什麼?」
皓月上前說道:「大將軍北上應援,時日緊迫,走陸路費時兼且費糧,只以騎兵飛進應援,但朝廷大軍騎兵甚少只恐不敵。在下想著,我淮上水道縱橫,舟師精良,何不走水路,以舟師為主北上應援?從盛唐縣附近的湄水可直入正陽淮上,周軍南來便是在正陽淮河水段搭建了浮橋,在下料想此刻周軍為了攻拔壽州,一定是傾巢而出,正陽守軍一定不多,將軍數萬雄獅沿水路忽然出現在正陽,斷其浮橋退路,再以舟師嚴守淮河水道,那突入淮南的十萬周軍還不是變成瓮中之鱉,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只需坐守堅城,待周軍糧盡,會集其他各路朝廷大軍,定可聚而殲之!」
說話間一名神武軍親衛出來喚道:「誰是盛唐縣縣令?大將軍召見!」
徐皓月微微抱拳笑道:「這叫開空頭承諾,我料定你是仁厚君子,劉彥貞也是急需良策破敵,各取所需而已。劉公保重,在下這就告辭了。」
劉彥貞聽著一直只是嘲笑的臉色,但聽了最後一句,面色微微驚訝道:「徐大將軍的後人?唔,你有何對策且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