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第六卷 風花雪月

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奈的老高(上)

第六卷 風花雪月

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奈的老高(上)

「這樣啊……」王罕道:「可是欽州沒有碼頭,如何卸船?」
「有老伯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陳恪笑笑,正色道:「想實現朝廷的目標,唯有立即化解大理的危局,就必須迅速出兵,越快越好。最好是等主帥一到,即刻開拔。」
「等不到高智升響應,楊允賢會不會單幹?」王罕道:「據說吐蕃也在邊境聚集軍隊,會不會成為楊家的外援。」
拜了碼頭之後,陳恪便趕往邕州,會見此次出兵的主將楊文廣。楊文廣的樣子基本沒變,只是鬢髮染白,顯得老了一些,不過仍然豪氣干雲,雄壯不凡。想必楊懷玉在家書中,沒少提及陳恪的事迹,因此老將軍見到他格外親切。
「等打起來就晚了。」陳恪撇撇嘴道:「至於高智升來送人頭的使者,勞煩老伯讓他們消失吧。我們沒見過什麼使者。一定要把儂部消滅掉!」
「軍隊早就準備好了,從開春起,我廣西文武就在籌備進軍特磨道。」王罕笑笑道:「不過,大理國還沒打起來,高智升又已經殺了儂智高,你用什麼借口進入大理國呢?」
「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這麼做,太得不償失了。」陳恪道:「而且我大宋二十萬大軍在邊境集結,高智升豈敢輕舉妄動?」
「高家的態度很微妙。」陳恪呷一口茶水,道:「他們本來的算盤,是先攛掇著楊家造反,然後等著段家求自己,然後獅子大開口,再起兵勤王,裡子面子雙豐收。」頓一下道:「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段思廉要抱大宋的大腿了,高家頓時失了算計。」
范鎮范夫子,雖然是個地道的書生,但擔此主帥重任,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出發前,他反覆詢問楊文廣和陳恪等人,是否準備妥當。唯恐哪裡出了紕漏,壞了朝廷的大事。
「好叫主帥知道。」楊文廣的樣子基本沒變,只是鬢髮染白,顯得老了一些,他笑道:「這西南到處是山,行軍根本沒法攜帶輜重,這些年來,孩兒們早就養成了隨身攜帶乾糧的習慣。這次雖然水陸並進,有的是地方放給養,但行軍打仗,真沒有更方便的吃食了,所以我們還是只帶了『狀元面』。」
※※※※
「我聽聞為了輕裝。」問來問去,還真被他發現問題了:「軍隊不帶炊具不做飯,那讓將士們吃什麼?」
「狀元面?」范鎮好奇道:「那是種什麼面?」
「雖然對官家、對相公們,對范夫子都說,肯定不打仗。」陳恪被灌得臉發紅,但神志十分清醒道:「但是,軍隊要是也這麼想,肯定要全軍覆沒的。」
「會,一定會的。」陳恪點頭道:「上上個月,吐蕃捺羅部阿作率部屬投奔西夏,西夏納之,授以官職,使其居邊要以控制西蕃。本月,西夏宰相沒藏訛寵,令阿作為嚮導,攻掠吐蕃。唃廝啰需要大宋的牽制,更需要大宋提供的武器補給,他肯定不會讓拉薩的混蛋們亂來的。」
「不錯不錯。」范鎮滿意地點頭道:「能省不少事。」又問道:「正值六月,暑熱難當,又有瘴毒,如何防範?」
「儘管留在拉薩的諸侯,不太服氣在青唐的贊普,但唃廝啰手中有精兵十萬,而拉薩最強的諸侯,手下也不過萬八千人。而且唃廝啰春秋鼎盛,數次擊敗了西夏的南侵,保衛了吐蕃各部落,一時威名大振,各部至少在名義上臣服於他。只要他發話,那些小諸侯,是不敢亂來的。」
「朝廷的意思是,先由廣西方面墊付,以免延誤。」陳恪道:「至於為大軍準備的糧餉,已經從蘇州裝船,不過還需時日才能抵達。只要船一到,立即償還廣南西路。」
「那高家會不會,轉而支持楊家呢?」王罕問道。
「這個你不用擔心。」王罕是老油條了,笑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除非范鎮能把咱們都拴在褲腰帶上,否則擊鼓買糖,各干各行,他也只能瞪眼看著。」
「哈哈哈……」楊文廣捋著老腮鬍子,放聲大笑道:「仲方多慮了,老夫南征北戰四十年,焉能不知這個道理?」說著壓低聲道:「別處不打,特磨寨也一定要打吧?」
楊文廣笑道:「是當年跟隨狄元帥剿滅儂智高時,陳狀元發明的一種炒麵。起先我們叫恪面,才剛改叫狀元面。」說著命人取了一根「腸布袋」來道:「這個布袋也是當年陳狀元發明的。是用白布縫製而成,又細又長,跟馬腸子十分相似,我們就叫它『腸布袋』。把炒麵裝在這腸布袋裡,兩頭系在一起,步兵就背在膀背上,騎兵可拴在鞍架上。」
在中軍大帳中設宴款待陳恪之後,兩人轉到后賬說話。
「這也不用擔心,士兵們都備有丹藥,也是當時陳狀元給我們配製的,這些年來一直在用,效果好極了。」
「你說,楊允賢既然返回了謀統,還在等什麼?」王罕也是從年初,得知儂智高的下落後,才開始關注大理國的情況的。儘管情報源源不斷,但難免還是霧裡看花、終隔一層。
「這真是犬牙交錯啊。」王罕聽了不禁苦笑道:「要是沒有西夏攻打吐蕃,還真不好辦呢。」
「這種事能開玩笑么?」陳恪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老伯不放心,我可以立軍令狀。」
「這就是火中取粟啊!」陳恪長嘆一聲道:「但願數年以後,朝廷能用軍隊說話,不需要再這樣小心謀划。誰不服,打就是了!何必費這般周章?」
「製法很簡單:把小米、大豆、黑豆、大米等各種軍糧碾成麵粉,摻勻后炒熟,再拌一些油和糖,就成了。餓的時候兌些水,攪拌勻了吃下去,十分解餓。若是行軍太急,還可以直接吃下去,然後喝點水就成了。」楊文廣答道:「這樣一袋糧食可以吃八九天,每人隨身帶四條腸布袋,足夠走到繕闡府了。」
說著他解開腸布袋的一頭,倒了半碗炒麵,又倒進去半碗水,用小勺調成稠粥裝道:「請主帥品嘗。」
范鎮便依言,用小勺舀一口放進嘴裏,咂巴兩下,不禁點頭稱讚:「這炒麵還挺好吃呢,不知如何製法?」
「應該是在等高智升表明態度。」陳恪對大理的了解,就要深刻的多了:「原先他大可不必理會高家,但段思廉向大宋求救,使他心生顧忌,八成想讓高智升也起兵,一個攻大理城,一個取繕闡府。」
聽他言之鑿鑿、如同親見,王罕不由就信了他七分,又問道:「那高智升會如何表態?」
「夠無恥,不過我喜歡。」王罕哈哈大笑道:「不過,朝廷遲遲沒有撥付大軍糧餉,不知是什麼情況?」陳恪的差遣中,有一項叫管勾漕運軍糧事,也就是說派遣軍的後勤都由他負責,王罕才有此一問。
「那是當然,想唬住大理人,就得立威。這一仗不僅得贏,還要贏得脆,所以我才指明了要老將軍帥本部出馬。」
「寶劍再利,朝廷不讓用,徒呼奈何?」陳恪嘆息道:「此次出兵的主帥,是從沒接觸過軍事的范制誥,有了當初余文帥的教訓,只怕他不會越雷池半步。」
「唃廝啰會幫我們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唐朝滅亡之後,留給漢人最慘痛的教訓。
「陳仲方還真是個有辦法的傢伙。」范夫子服氣了。
「靈渠擁堵不堪,怕兩三個月也到不了。」王罕皺眉道:「大軍進發,卻能把廣西掏空了,這兩三個月,讓老夫怎麼應付?」
「有這個可能,不過也不必太擔憂。」陳恪淡淡道:「官家已經下旨吐蕃贊普唃廝啰,約束各部不許出兵大理。」今日之吐蕃,早已名存實亡。西藏本土,四分五裂,戰火殺戮不斷。大部分藏人,轉移到青海一帶避難,甚至連都城,都從拉薩遷到了青唐。
「不走靈渠,走海運。」陳恪沉聲道:「最多半個月,便直接運抵欽州。」
「那就對了。」這馬屁拍得老楊很舒坦道:「你就瞧好吧。」
「要是聽到這話,楊老將軍肯定要暴跳如雷。」王罕笑道:「他可對自己的老西軍,自豪地很哩。」
既然準備妥當,大軍即刻開拔。其實范鎮的心裏,是七上八下的……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是多麼的困難啊!現在自己就要去面對那些兇狠野蠻的蕃夷,還不知會遇到什麼樣的情形呢……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王罕笑道。
「這個交給下官的人了。」陳恪道:「老伯撥付給他們兩千名民夫,便不會誤事。」
「你確定要用十天時間,修一個碼頭?」王罕瞪大眼道。
當范鎮抵達的桂州后,楊文廣已經點齊了所部三萬大軍,準備輕裝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