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三卷 燃燒的中國

第一百八十七章 襲占太原(一)

第三卷 燃燒的中國

第一百八十七章 襲占太原(一)

劉一民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此時上海淞滬戰場中國士兵正在和日本鬼子拚命,晉北方面,激戰正酣,平型關戰役已拉開序幕。再這樣坐等下去,那日本鬼子就會像歷史上一樣,佔大同、破平型關、娘子關,攻佔忻口,拿下太原的。
11月6日下午兩點,八路軍總部電令教導師、獨立師立即出動,迅速渡過黃河,入晉作戰。教導師可前進至太原平遙一線,有獨立作戰權。獨立師至汾陽一線待命。
一邊的曾中生吸了口煙,悶聲說道:「板垣第五師團出其不意地奔襲平型關,閻錫山在大同組織會戰的計劃徹底失敗,雁門關重兵集團成了無用之兵,平型關又異常空虛,閻錫山不得不回師防守平型關。結果造成大同13日被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攻佔。閻錫山的這個老同學不簡單,一下子就打在了閻錫山的要害。好在平型關地形險要,晉綏軍又是保家之戰,還有我們的一一五師、一二九師配合,應該能相持一段時間的。」
羅榮桓也是哈哈一笑,帶著警衛部隊沖向浮橋。
劉一民說:「政委,晉北局勢不容樂觀。這打仗最怕的就是指揮不統一,現在表面上看,我軍在晉北兵力不少,但分屬幾個系統,這是會戰最忌諱的。如果全部是我們八路軍,小日本雖然強橫,但想通過晉北天險恐怕也很難。現在都是雜牌軍,而敵人又是日軍最精銳的坂田師團,火力強大,我怕日軍很快就會突破我軍防線的。」
周副主席和彭老總已先期過河,在太原會見了閻錫山,確定了八路軍不擔負正面作戰,配置側后襲擊敵人的作戰原則。這個原則也是周副主席、朱老總在最後一次與蔣介石面談時確定的。
其實,劉一民不知道,閻錫山此時四處搬兵,哪裡還管什麼正規番號還是地方保安部隊番號,根本就沒有不讓他的教導師上前線的道理。只不過,在閻錫山的印象中,這個劉一民不好惹,什麼手段都能使出來,怕打走日本鬼子后,劉一民賴在山西不走,挖地三尺,把軍工廠之類的東西都搬走了,才不讓教導師進山西的,捎帶著連獨立師都上不了前線。要是劉一民知道是自己的惡名惹來的麻煩,不知道會有什麼想法。
笑歸笑,毛澤東再三琢磨,覺得劉一民不會按照中央決定的山地游擊戰精神去執行,他喜歡的是什麼不對稱作戰、什麼特種戰,喜歡全殲,讓敵人無一漏網。這要是對國民黨軍作戰到無所謂,國軍士兵的戰鬥意志很一般,自然不是劉一民所部的對手。但這日本軍隊可不一樣,據林彪報告,日軍是死不投降,臨死前還要破壞武器,想法與我軍戰士同歸於盡。紅軍建立以來第一次遇上如此強悍的對手!加上他們飛機那麼多,炮火那麼強大,士兵戰術動作、射擊水平、拼刺能力那麼強,可不能蠻幹!一一五師伏擊戰傷亡那麼大,就說明了一切。還得敲打敲打劉一民,讓他不要過於自信、過於冒險。要知道,他的教導師可是紅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啊,損失不起!
此戰我一一五師選擇有利地形設伏,共殲滅敵人1500餘人,無一漏網,無一俘虜,我軍傷亡1200餘人。
接到命令后,劉一民立即命令曾中生率偵察營、特戰大隊、騎兵旅為全師先鋒,立即出發。命令蔡中率第一旅、第四旅、第七旅為第二梯隊,自己和羅榮桓率第二旅、第五旅、第六旅、炮兵旅、軍團直屬部隊為第三梯隊,命令李清率第三旅擔任全軍後衛。全師晚上行軍,白天宿營,隱蔽入晉。作戰目標:在太原附近尋殲日軍精銳一部,而後連續作戰,擴大戰果。
想到這裏,劉一民就說:「平型關一線的失守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航空炸彈的轟炸。我們現在就要考慮太原失守后怎麼辦,這抗戰得一段時間打,我們要在抗戰中間不斷消耗敵人,壯大自己。這裏面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
羅榮桓嘆了口氣,說道:「我在想,要是坂田知道,此時此刻有這麼一支部隊進入了山西,他會不會趕緊跑呢?」
9月28日,總部通報了一一五師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在韓城附近待命的教導師、獨立師的幹部戰士備受鼓舞,請戰書、決心書雪片一樣飛向師部。駐地附近的老百姓甚至放起了鞭炮,扭起了秧歌。
毛澤東給劉一民發了一封長長的電報,分析了忻口戰役后敵我態勢,點明一一五師平型關伏擊戰中,日軍輜重部隊戰鬥意志都如此強悍,遇上其精銳時務必小心。重申中央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創建敵後根據地、發展壯大八路軍的精神,命令務必傳達至營以上幹部。叮囑劉一民,身為高級將領、高級幹部,一切要從全局考慮,萬不可被對敵人的仇恨沖昏頭腦。最後,毛澤東鼓勵劉一民,率領教導師到前線去,到敵人後方去,堅決消滅日寇,為全民族抗日樹立榜樣。
收到閻錫山電報后,毛澤東心裏暗笑,這個閻老西現在才醒悟,要是早點讓劉一民上戰場,恐怕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就不是這結局了。既有如今,何必當初?看看,這麼長時間,一直讓教導師在韓城待命,把劉一民都快急瘋了!
按照軍委確定的八路軍作戰原則,就是敵後山地游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毛澤東是這樣論斷的:抗日戰爭由於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因此,首要任務是動員武裝人民,只有武裝動員人民,大打人民戰爭,與敵持久作戰,才能最後贏得抗戰勝利。
果然,總部很快又傳來了毛澤東的戰鬥分析,毛澤東在分析中認為,與日軍不能正面硬抗,必須開展山地游擊戰。
劉一民乾急沒有辦法,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一一五師、一二九師、一二0師踏著自己搭建的浮橋渡河北上,心裏一面埋怨主席說話不算數,沒有讓自己做先頭部隊,一面罵蔣介石王八蛋,不給能征善戰的紅七軍團正規編製,捎帶著罵閻錫山不開眼,難道不知道自己的教導師很能打么?
劉一民心裏現在其實也七上八下,按照歷史,平型關戰役很快就會結束,但現在一一五師實力強橫,林彪、劉伯承又都是兵法大家,說不定在平型關能重創日軍,打消其南下攻佔太原的企圖呢!但是,他也知道,無論毛澤東也好,林彪、劉伯承也罷,都絕對不會把部隊放到正面陣地上去挨炸彈的。恐怕還是和歷史上一樣,在側翼和後方伏擊敵人。這樣的話,單靠晉綏軍、國軍,絕對守不住陣地。這也不是說他們戰鬥力不行,而是敵人的空中優勢太大,火力太猛,就是把一一五師全部拉上去,拼光了,也不一定能守住。這抗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個時候把骨幹拼光,才是最大的傻子。
劉一民再次致電毛澤東請戰,並致電周、朱、彭,要求儘快與閻錫山協商,安排教導師趕赴抗日前線。
防務調整后,一一五師作為八路軍先頭部隊,於8月30日渡河,在臨汾乘火車北上晉北去了。一二九師、一二0師也於9月10日前後分別渡過黃河。
11月2日,忻口會戰由於東線娘子關被突破,日軍進逼太原,我軍被迫結束忻口會戰,回防太原。
看了電報,劉一民倒吸一口冷氣。那麼好的地形,一一五師現在的兵力、火力和歷史上又不可同日而語,竟然傷亡這麼大。這第五師團的戰鬥力可不是一般的強橫,要是讓他們展開兵力,在火力掩護下進攻的話,那一一五師的傷亡恐怕就更大了。唯一讓人欣慰的是,歷史上平型關伏擊戰曾經逃脫了一小部分敵人,這次他們一個也沒有跑出去。
10月3日,朱老總發來電報,通報我軍已於10月2日全線撤退,平型關戰役結束,我一二0師、一一五師、一二九師已在敵後展開,積極襲擾敵人。同時命令教導師、獨立師迅速動員,等候命令增援山西。
劉一民不再說話,領著幾個人研究地圖去了。
能讓喜歡運動戰、殲滅戰的毛澤東認識上產生這麼大的轉變,劉一民知道,那是因為日軍給我軍帶來的傷亡刺激了毛澤東。
命令下達后,各旅迅速行動,曾中生一馬當先,帶著先頭部隊,率先踏上浮橋,渡過了黃河。接著,蔡中率第二梯隊開始渡河。等到劉一民、羅榮桓率第三梯隊渡河時,已是下午5點了。
劉一民給曾照發報,重申以後沒有命令,就不再生產槍支,集中力量生產炮彈、子彈、手榴彈、地雷、炸藥包。然後,將火箭筒全部分配給一、二、三旅和騎兵旅,步槍也全部裝備一、二、三旅。
10月15日,蔣介石終於同意周恩來的提議,命令將南方紅軍各部隊整編為新四軍,委任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
想起後世電視劇《亮劍》里說的,李雲龍部當時沒有正規番號,晉綏軍河防部隊不讓過河,李雲龍是用機槍逼著晉綏軍崗哨,讓自己的部隊過去的。劉一民就忍不住想把晉綏軍河防部隊繳械,然後大踏步北上抗日。但想了想還是算了,他現在不是一個小兵,也不是什麼小團長,而是手握重兵的教導師長,這違抗軍令、與友軍衝突的事情不是他應該乾的。再說,都是當兵的,手裡都拿著子彈上膛的傢伙,你要是敢強行過,那必然會引起擦槍走火。現在是什麼時候?日本鬼子都殺到家門口了,前線將士正在拚命流血,可不能製造衝突。
劉一民默默無語,脫下軍帽向北方鞠了個躬,為在平型關與敵生死相搏、慷慨赴死的英雄們致敬。他知道,在平型關戰役中,除了一一五師犧牲的老紅軍外,守衛原平、為平型關布防爭取時間的姜玉貞旅全體陣亡;守衛鷂子澗的程繼賢團與敵反覆拼殺,全團全體陣亡;守衛茹越口的梁鑒堂旅全旅基本拼光,最後,陣地被敵突破時,梁鑒堂旅長率領最後一個營三百人撲了上去,無一生還。
羅榮桓接道:「是,還是毛主席說的好,要建立敵後根據地,動員發動群眾起來同日寇作鬥爭,這樣才能最後贏得戰爭勝利。」
劉一民哈哈一笑,喊了聲:「小日本,你劉爺爺來了!」就馳馬跑向浮橋。
在八路軍各部誓師出征的同時,紅軍總部對陝西防務進行了調整,羅炳輝率保安師駐守廣元、甘南、天水一線,董振堂率警備師駐守商洛、渭南,一一五師獨立旅駐守西安、咸陽,一二九師獨立旅駐守延安、銅川,一二0師獨立旅駐守榆林地區。留防部隊主要任務是防止日軍從綏遠、寧夏方向向陝西進攻,必要時候也過河支援作戰。三個主力師作為第一批渡河參戰部隊,各率兩個正規旅趕赴前線。教導師、獨立師全部上前線,但兩師因為屬於中華民國陝西抗日特別區政府地方保安部隊,不屬於第八路軍戰鬥序列,過河參戰還需要與第二戰區進一步磋商,就作為第二批過河參戰部隊,在韓城附近集結待命。
羅榮桓見劉一民急的立坐不下,就笑著問他是不是沉不住氣了?
第二旅、第五旅、第六旅、炮兵旅、重機槍團、工兵團、警衛團、輜重團,隨軍行動的軍工技術人員和馮達飛率領的抗日軍政大學航空專業的教員、學員,看著一支支部隊從眼前走過,人歡馬叫,踏上浮橋,走上對岸三晉大地,劉一民就笑著問羅榮桓:「政委,有什麼想法沒有?」
9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
曾照又派人送來100具火箭筒、4000枝八一自動步槍、200挺八一輕機槍和大批彈藥,還送來了按照劉一民要求研製的步兵定向地雷、反坦克地雷。
閻錫山這個時候想起周恩來、朱德的建議了,想起了那個一個團打何健三個師的劉一民了,馬上這山西就要成日本人的了,還怕劉一民挖地三尺么?於是,我們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終於急電毛澤東,懇請毛澤東增派有力部隊入晉作戰,支援山西戰場,點名請劉一民將軍率所部入晉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