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卷三 水雷屯

第247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15)

卷三 水雷屯

第247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15)

看來劉老四無論如何都得脫離單身了。
陸素瑤追了兩步,又漲紅了臉停了下來,低聲咒罵。
「你們真的衝進了李賊本陣?真的奪了李賊的帥旗?」崇禎眯起了眼睛,口吻越發刻薄起來。
「成何體統!穿上衣服,出去自領二十軍棍!」尤世威喊道。
儘可能地標準統一,流水線生產。
陸素瑤是個近乎工作狂的人,其他宮女三班輪班,她卻常常一人上兩個班。沒人嘲笑她,因為幹得越多,就意味著她在太子身邊的分量越重要。這種婚嫁大事,非但關乎軍心的安穩,同時也關乎宮中姐妹的終身幸福,肯定得放在心上。
張后和周后也是暗自心驚。以前總以為皇太子是狐假虎威,碰上有人想燒冷灶,混從龍之功,方才有些所謂的屬官。如今看來卻並非如此,東宮已然是有了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死黨!
「儘快把張繼孟和畢氏兄弟的告身發下去。」朱慈烺端起槍,抵在肩頭試了試,發現槍托並不貼身。他撿起筆在紙上又寫了一條,繼續對陸素瑤道:「讓派去的人多帶點編製文書,凡是師傅統統納入東宮,學徒中的佼佼者也可以錄用。」說罷,將案頭的便簽紙給了陸素瑤。
崇禎被朱家駿突然高亢的聲調嚇了一跳,往後挪了挪。
此時此刻卻又不一樣了,既然是具有「言外之意」的政治行為,那顏面大可以放在一旁。
如果不是發生了劉肆這件事,恐怕朱慈烺還要過很久才能有暇過問。然而現在既然問起來了,就是明確給尤世威和皇帝一個答覆。
劉老四也知道自己不會說話,抿口不語。
這一刻,劉老四突然發現,原來有比敵人更讓自己憤怒的事……
「東宮侍衛營恐怕沒有人沒殺過敵。」劉肆回道。
劉老四卻對陸素瑤的叫喊,以及兩個女官的尖叫,充耳不聞,只是仰頭狂笑,一邊一個夾起小雞似的弱女子,大步進了隔間。
朱家駿和劉肆都被問住了。
王承恩退到崇禎身後,偷看臉色青白的崇禎帝。
……
朱家駿默默穿上了衣服,向高坐的皇帝和總參謀長行了軍禮,往後退了一步,轉身大步離去。劉老四渾然不顧,赤裸著上身,也行了軍禮,卻在轉身時對尤世威道:「中將,非戰鬥時,只有軍法官才能夠開庭治罪。」說罷就走,每一步都沉重得像是要踏碎地磚一般。
因為火器的敏感性,朱慈烺也不可能在大內的小工坊里試製。他試圖聯絡畢懋康,但這位有眼光的老臣很快就撒手人寰,甚至整個畢氏家族都脫離了朱慈烺的接觸。直到甲申三月,朱慈烺到了山東,才專程派人去了群山環繞的歙縣,尋訪畢懋康的子侄和曾經的門人。
「當日二百四十三人踏冰沖陣,最後回來的只有八十二人。」朱家駿緩緩脫下衣服,同樣露出身上如同蜈蚣般扭曲的傷痕:「人人負傷,退入山中之後,有人傷重難行,躲在山民家中,從此再無音訊。陛下,若是有人敢說李賊大纛是假的,恐怕卑職等粉身碎骨也不能答應。侍衛營老兵,粉身碎骨也不能答應!」
尤世威本想解釋兩句,想了想卻還是咽回了肚子里,行禮告退。
「放肆!」王承恩從未見過有人敢這麼對皇帝說話,已經開始後悔自己沒事找事,為了向太子殿下示好,將這麼個莽夫招了過來。
喝得上頭的劉老四腳下已經有些虛浮,伸出蒲扇大的手掌,拉出兩個容貌秀美的女官。
朱家駿連忙補救,道:「秉陛下,卑職二人皆出自東宮侍衛營。卑職現任獨立游擊營參謀部上尉參謀。劉肆為近衛一營坦克司少校把總,入伍以來,每戰必與。」
「陛下,」朱家駿道,「此戰在東宮名為『河上之戰』,我侍衛營兩個局共二百四十三人參與了踏冰奪旗之役,劉肆時為上尉百總,是藤牌手,衝鋒最前,正是他第一個衝進李賊中軍本陣的。」
「這軍禮看著倒也精神。」崇禎柔聲問道:「果然像是虎賁之士,可上陣殺過賊么?」
「殿下,」陸素瑤道,「那劉肆與朱家駿怎麼處置?尤老將軍還在氣頭上呢。」
陸素瑤拜託閔子若找到了在酒樓與朱家駿暢飲的劉老四,親自帶著願意嫁給「一級勳章、少校軍銜、身高八尺、魁梧壯碩」等關鍵詞的女官、宮女,奔赴酒樓,站開一排,讓劉老四挑選。
崇禎打量了一番劉老四,道:「你沖在最前?」
這就是燧發槍。
劉老四沒有說話,生怕再犯什麼忌諱。
而君主的私恩,除了「言聽計從」和「解衣推食」,就屬「賜婚成家」最大。
「尤世威,」崇禎輕聲道,「你下去吧。」
劉老四心中一陣不悅,但辱他的人是大明的皇帝,皇太子殿下的父親,自己只能忍了。
崇禎往前靠了靠,問道:「奪李賊大纛之戰,你們也在其中?」
似乎是為了印證朱慈烺的猜想,張繼孟也帶來了畢懋康去世之後試製出來的最新式燧發槍,表明燧發槍的研製工作並未停頓。與他一同來的,還有畢懋康的侄子,畢登翰和畢登輔兄弟二人。在這三位老爺的帶領下,還有家人、工匠等四十餘人,可以說是一個大團隊了。
兩位皇后和袁妃閉目側首,渾身緊繃,好像看到了十分可怖的畫面。
王承恩顫顫巍巍往前站了站,看得出他是想擋在皇帝身前當肉盾,但在兩個老兵的注視之下,方才發現雙腿像是灌了鉛一樣。
尤世威偷偷將頭垂下去了,實在不忍心看到九五之尊被兩個校尉駁了面子。
直等到兩人出了院子,在場眾人方才齊齊鬆了口氣,恍惚間仍有些不能相信。
早在崇禎八年,朱慈烺得到了剛剛刊行的《軍器圖說》,就對燧發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然而那年實在是多事之秋,張獻忠攻破了鳳陽、曹文詔戰死,頗有風雨飄搖之象。朱慈烺也是在那年取得了整理奏章的權力,然而一介稚童對年富力強的皇帝父親可謂毫無影響,只能在一旁乾瞪眼。
劉老四一把扯開了自己身上夏季軍常服,露出一身堅實的肌肉,上面密布著各種形狀的傷痕。他沒有說話,劇烈起伏的胸膛已經明白無誤地將他的心聲吼了出來。
陸素瑤在接過的瞬間就自覺將紙對摺起來,封入信封,卻還是不小心看到上面第一行寫著:分部件,規通止,別坊製造。
嘶啦!
劉老四腦袋裡一片空白,只覺得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燒,而他卻不能揮起藤牌衝上去讓這人閉嘴。不是因為他是大明的皇帝,而是因為他是殿下的父親!
周后看到兒子身邊有這樣的忠義之士固然值得高興,但看到自己丈夫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卻又有些可憐。
張繼孟此人原是畢懋康的門客,也是《軍器圖說》編纂工作的參与者。從他能夠為此書寫序來看,很有可能承擔了大量的實際工作,只是礙於慣例,必須吹捧自己的恩公而已。
等張繼孟到了膠州,朱慈烺終於鬆了口氣。
「呵呵,這個劉老四,真是火爆脾氣。」朱慈烺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走後所發生的事。他在書房裡,擺弄著一支長槍,這是剛剛拿到手的樣品。與其他鳥銃不一樣的是,這支火槍不再用火繩引燃火藥,而是用燧石。
陸素瑤見這架勢不對,急得跳腳:「這是給你娶妻!只能選一個!」
這個大齡文藝青年更在意大明官員是否忠心,兵士是否賣命,而且對他來說三眼銃和鳥銃已經足夠好了,之所以眼下時局糜爛,與武器無關,不值得費心更換制式裝備。
「我能要一個么?」一旁的朱家駿幽幽問道。
這就像《呂氏春秋》並非呂不韋親自操刀一樣。
自古以來,「任官封爵」是上位者的公心,所謂官以任能,爵以賞功者。
劉老四挺了挺胸。
陸素瑤知道這是東宮的不二法門,據說是從秦人的《工人程》和《均工律》里發揚出來的。不過這也是外面文臣之間的傳言,無從證實真偽,因為這種古書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誰也說不清大內庫藏或者誰家的藏書樓里是否真的有。
《軍器圖說》是畢懋康親自進獻的。當時他已經致仕,但曾經的兵部右侍郎要進獻一本軍國大用的書籍,誰也不敢從中阻攔。
崇禎等尤世威走了,環顧四周,見嫂嫂和枕邊人都沉默無語,終於硬扯起嘴角,道:「看來東宮已經羽翼豐滿了。」
這分明是在質疑一名武人的榮譽,是在質疑此戰喪命的同袍,是在質疑再也沒有回歸建制的傷重戰友!
朱慈烺放下手裡的燧發槍,仰起頭,不答反問:「之前我交代過的,那個,讓宮女與軍官相親的事,進展如何了?」
也沒有阻攔的必要,因為崇禎皇帝翻了幾頁之後就束之高閣,哪怕朱慈烺再三說這種燧發槍看起來威力更大,用起來更加便捷,崇禎帝也沒有往心裏去。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保全女官們的顏面,總不能帶著適齡的女官去各個營頭站開一排讓丘八們選吧?那也太便宜他們了!
崇禎帝不由瞪大了眼睛,看著這個「大不敬」的漢子。他伸出手指,嘴裏卻吐出一句指責的話。
——東宮侍衛竟然跋扈至此,皇上不會想廢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