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

第八卷 鼙鼓動地起,塞上有青松

第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

「靜之,你這城管大隊真是名不虛傳啊,建港口的速度可比俺這老粗快得太多了。你知道么,在子義灣的那個港口,俺足足建了小半年才算建好,跟你這個比起來,就像是個羊圈似的。不過那邊的土著卻當成寶,說那個破寨子比他們的都府還宏偉,早知道就抓幾個國王來這裏看看了,能當場嚇死幾個也說不定呢。」
關寧拱拱手,謙道:「子義將軍過謙了,末將只是多建了幾處工程,手熟罷了,若是易地而處,讓末將去海外異域一邊建城,一邊作戰,建了再好的城,也只有被人搶走的份啊。」
「烏丸要來,只有兩條路,要麼走盧龍塞,要麼走白檀……」
怕太史慈繼續追問,他很快斂起笑容,問道:「將軍,您這些日子一直都是悶悶不樂的,今天收了主公和公明將軍的信,怎麼突然就如此開懷?莫非是前方傳了捷報么?」
除此之外,漂渝津的防禦力量,就只有關寧的建築大隊了。
「閻柔,你引賊入室,不得好死!」一名校尉裝扮的人渾身浴血,猶自揮刀狠斗,一邊打,一邊破口大罵。
留下來和後補充進來的,都是在建築之道方面較為擅長的人,簡而言之,就像關寧自己說的那樣,他的部隊,已經變成專業的工兵部隊了。
好在,烏丸無聲無息的通過右北平防線,出現在漂渝津外的幾率非常之低,子義將軍的大胆計劃,就隨他去好了。
不過,這次的任務卻是防守,他身邊確實得有個穩重點的人幫襯,免得他衝過頭了,又高出三百對兩萬的大陣仗出來。
李斌很無語。
說是商議,但太史慈卻沒給李斌留多少插嘴的機會,一張嘴和連弩似的,突突突一頓狂飈。說罷大手一揮,又在李斌肩膀上重重一拍,呵呵笑道:「就這麼辦了,我攻,你守,這個安排不錯吧?好好乾,我看好你哦。對了,給主公回報的事也交給你了,某現在要去整軍軍馬,戰前訓話了。」
「還好,公明將軍行事足夠謹慎,留了關將軍的三千人在泉州策應,不然……」
漢代山海關還沒修建,盧龍塞就是秦漢長城的最東段,是幽州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
漂榆津。
實際上,以目前的態勢而言,如果敵人真的來了,還真有可能發展成那種狀況。
一邊說著,他就那麼不負責的走了。而李斌憋了一肚子話,卻被太史慈一巴掌就給拍了回去,最後只能在肚子里無聲的嘆口氣,認命了。這年頭,老實人就是受欺負的命啊。
然而,就在太史慈定計守港的這天夜裡,盧龍塞內,正陷入了全面的混亂之中!
「這什麼這,只管去,還怕沒了你,某這裏就支應不開么?」太史慈大力一拍李斌的肩膀,將後者拍了一個趔趄,粗聲粗氣的說道:「這不是還有文武在嘛,有啥好擔心的?」
李斌聽得直翻白眼,田楷又不是愣子,盧龍塞那麼重要的關口,怎麼可能一點都不上心?不過料敵從寬這話也沒說錯,漂渝津太過重要,如何小心也不為過。
太史慈直接掌控的武裝力量,只有被稱為海軍陸戰隊的五百人。這些人由先後在三韓參戰的士兵和水手組成,在泰山賊的俘虜運送到半島,交由宮天率領之後,太史慈就帶著這些人返回青州,並率其北上。
……
「公明的布置是多處布防,主力居中,一處受警,則以主力迅速相應救援。烏丸若走白檀,八成會撞上泰山軍的主力,就輪不到咱們了……從盧龍塞來,按說也不太可能,田法式在右北平守著呢,但料敵從寬,咱們就當田法式也大意了,被烏丸人溜進來了……」
盧龍塞就是後世的喜峰口,在徐無山東麓的最東面,剛好處於兩山之間,是內蒙草原通往幽州的重要通道之一。白檀則是漁陽最北面的一個小縣城,差不多就在後世的密雲水庫正北,燕山山脈在這裡有一個缺口,也可供大軍通行。
越靠近海岸的地方就越繁忙,熙來攘往的人群像是搬家的螞蟻一般,將港口成堆的貨物搬運到那一個個木城之中,堆成了小山。
一排排整齊的木柵欄林立,筆直平坦的道路穿梭其間,將港口分割成了一個個整齊的田字,像是一座座具體而微的城垣一般。
閻柔甩著一腦袋小辮子,縱躍如飛,像是一隻大馬猴一樣,口中冷笑不斷:「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只有活下來的人才能書寫!田榮,你就安心的去死吧,放心,你不會寂寞的,因為你哥哥也很快就會去陪你,哈哈哈哈!」
換了其他人,就算三韓的土著確實弱的可憐,可是身在海外蠻夷之地,沒有後援,也沒有任何熟悉的東西,陡然間就要面對大批氣勢洶洶的土著的圍攻,就算有十成本事,恐怕也只能發揮三四成出來。
直到弟弟有了消息之後,老爹這才算是放下了心思,可安心沒幾天,老頭又糾結了,因為他想兒子了。
「其實沒這個必要,文長那邊要對付麴義,更需要援兵,不過……」
老爹這輩子就是操心的命,原來兩兄弟沒出仕,他為了二人的前程憂心不已。等到時來運轉,兩兄弟分別出了頭,他又為弟弟的安危擔足了心。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建設,這個地圖上都沒有標示的小港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是啊,你們看看,這是主公和謀臣們的分析……這是公明的示警和來信……」
因為城關依山而建,所以不同於平地建起的城牆,異常雄偉,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整體碼堆而成。在主城牆兩側,還有在山上修建的輔牆,功績兩百余里,可謂是當世雄關。
關寧想想也是,也不多啰嗦,當下領命去了。
幾個月下來,老人就像是生生老了十幾歲似的,一下子就變得老態龍鍾。
他倒是有些理解,王羽為什麼讓自己給太史慈當副手了,這位主將就是個天生不知道畏懼的人,做為武將,他這闖勁確實也很難得。
這支部隊雖然也參加軍訓,可以上陣,但戰力頂多也就是民兵水準。而且用寶貴的技工當做民兵和人拚命,本身就不太划算。
這次確實是個難得的見面機會。
幽州邊軍常年在此駐有一營守衛,即便河北大戰最艱難的時刻,公孫瓚也從未抽調此地的一兵一卒。田楷駐守右北平之後,也從未鬆懈這裏的守備,將全部兵力的近四成,也就是三千兵馬駐防於此。
他笑的喜氣洋洋,關寧、李斌心裏卻是咯噔一下,不約而同的問道:「漂榆津有被兵之虞?」
太史慈點點頭,將兩封信分別遞給二人,摩拳擦掌道:「公孫將軍大意輕敵,被胡虜給算計了,而胡虜處心積慮,也不會讓咱們消停了,公明這麼一變陣,烏丸不來則已,若來,必取漂榆津,馬上就有仗打了!」
他轉移話題的本事不錯,太史慈果然忘了繼續追問,抖抖手中的信,呵呵笑道:「前方?哪來的前方,後方的?主公說得好:但凡大軍所在的地方,都是第一線!」
可太史慈卻一點感覺都沒有,還是那麼勇猛霸氣,與對方交涉的態度極其強硬。而將為軍之膽,他的氣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其他人,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一連串勝利。
「你以為同樣的招式我會用兩遍嗎?你仔細聽聽……聽!聽到了沒有?蹋頓的兩萬大軍已經來了,田楷匹夫,有何能為可擋?還不給我死!」趁著田榮被遠處傳來的馬蹄聲分了心神,閻柔蹂身而上,毒蛇般探出,直直的刺入了對方的心口。
太史慈面上大咧咧的,但實際上,並非真的只想著打仗打個痛快,等關寧一走,他就和李斌詳細的商議起防禦事宜來。
所以,儘管關寧的部隊有八千多人,但李斌始終沒把他們計入到戰力之內。這樣一算,真有敵人攻來,漂渝津的防禦力量還真就只有太史慈的五百人。
現在的建築大隊,構成和從前不太一樣。原來的降卒,這兩年基本都有了去處,不是重新入伍,就是回到了地方,從事亭長、吏員之類的工作,或者乾脆做回了老百姓。
「沒,沒什麼。」李斌哪裡會告訴太史慈,剛剛這話大有歧義,已經不止是在自謙了,簡直是自己罵自己。
太史慈天生無畏,李斌是很佩服的,但眼下的形勢卻讓他不得不憂心忡忡。看信的時候,對那些分析什麼的也是一掃而過,一心只看著徐晃的安排,直到信的末尾,他才鬆了口氣。
若有人從草原方向接近,一定會感到很奇怪,因為城壘那五丈高的城牆屹立如故,城門也緊緊關閉著,敵人從何而來呢?可如果他能換個方向去看,就會恍然大悟了。
「這……」關寧其實也有這個想法。
太史慈渾不在意的笑道:「上陣親兄弟,靜之和弟弟也有很長時間沒見面了吧?這次正好借這個便利親近親近。這邊的建設工程都差不多,也不用你一直在這裏指揮調度,索性你就去泉州迎一迎,商議一下協防配合事宜好了。」
說起來,老關這也算是咎由自取,是他自己親手把兒子送出去的,然後擔心的也是他,現在想兒子的還是他。但可憐天下父母心,關寧也是無話可說。
「走盧龍塞的話,胡騎應該會從東面來,說不定離海岸會很近,所以,某這裡有個想法,咱們一起商議商議……」
「書寫史書?憑你也配!呸!」田榮大怒,揮刀如風,斬向閻柔:「我兄長不會象我這麼大意,你想殺他?下輩子吧!」
「嗨!那是你沒去,去了你就知道了。」太史慈大咧咧一揮手:「那些土著不堪一擊,帶著咱們青州的兒郎去打他們,就算指揮者是一頭豬,那也照樣贏,妥妥的!咦……文武,你笑什麼?」
「下輩子做個聰明人吧。」不去看對方至死圓睜的怒目,熟練的將刀一擰,一推,一拔,任由田榮的心頭熱血噴了滿臉,閻柔舉刀向天,大聲獰笑:「田榮已死,烏丸大軍就在城外,誰還敢頑抗?哈哈哈……」
之前主公輕騎南下,在徐州連番激戰,捷報連傳,整個青州都歡欣鼓舞,只有老爹夙夜憂心,寢食難安。生怕弟弟在陣上撞上青州的猛將,丟了小命,也怕保住了性命之後,弟弟不知好歹,不肯棄暗投明,要頑抗到底……總之是操碎了心。
盧龍塞的南門大大的敞開著,四周布滿了鮮血和屍體,城內正在彼此怒視、激斗、廝殺著的,身上穿著同樣的漢軍服色。
其實他自己也挺想弟弟的,但關平在高唐一共沒停留幾天,就被王羽調去泰山軍給徐晃做副將,然後做為先鋒大將,領軍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