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風流》第六卷 揚鞭奮蹄

第212章 波瀾

第六卷 揚鞭奮蹄

第212章 波瀾

發改委主任楊忠安有些複雜的瞥了一眼正在講話的陸政東,陸政東似乎對於經濟有種天生的嗅覺一般,總是能夠透過現象直接抓住本質,而且對高層的心思極具敏銳性,太過激烈的政策變動並不符合中央主張的看得高、想得深、入界宜緩、前行穩健的策略,治大國如亨小鮮,任何重大決策的出台都不能不考慮更周全更細緻一些,哪怕因此而犧牲一些效率,那也是必須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政策措施在全面推行之前都先行進行試點的原因。
對於國內經濟是否過熱的問題,在年末的世界華商峰會國家宏觀經濟論壇上,多位經濟學界的專家學者和政府研究機構的官員對於零三年的經濟發展進行了回顧,並對零四年的經濟發展趨勢發表了意見,並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關注。
對於陸政東,他同樣是沒想到,當初他覺得陸政東確實是個好苗子,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陸政東會走得這麼快……
陸政東也在會上作了發言,陸政東的觀點是經濟不能說是過熱,一個理由是九點幾的發展速度在我們歷史上是有的,還有更為重要的是也有不少因素制約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比如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出口退稅率下調等因素的影響,這將增加出口的成本,必然會抑制我國商品的出口。在商品出口結構沒有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出口總額增長會放緩,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增加城鎮就業沒有太明顯和有成效的辦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不足,因而就業、收入增長有限,消費增長也就不會相應出現適應gdp增長的速度,並未正常循環,就業不能顯著增加,消費增長幅度就有限。
而其他的則要在後面陸續體現,繼續加大投資,就會在後面的周期顯露出來。
陸政東也是很仔細的聆聽,在陸政東看來持這樣兩種觀點的人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些事實和發展趨勢作為佐證,只是受到所佔的角度的局限,和先入為主的影響,都有點以偏概全,所以這兩種觀點都不能說完全正確。
造成這樣一種態勢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經濟的上升和增長導致投資增長。其次,國家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重化工業加速發展,重工業、化工業,這些工業都是投資密集的工業,也會造成投資的增長。
有不少人表示從態勢上看,國內經濟有過熱的趨勢和苗頭,同樣也有人則持相反的觀點,認為如果處理不當,經濟不但不會過熱,甚至可能會趨於過冷。
這樣的比例顯然打破了一種健康的平衡,科技、文化、教育、管理等要素對GDP增長的貢獻,在發達國家一般佔一半,而國內之前一般維持在兩到三成之間,今年由於投資增長過快,甚至有一種抵觸效應產生。前兩年綜合要素的作用降低到百分之十幾,這樣的比例顯然是影響了投資和消費的平衡。
安俊義的事情相對來說要好辦一些,很快就可以調整到位,而尤金忠則要麻煩一些,還需要等待孫偉陽那邊全省開始調整的時候才好動……
還有一個就是投資佔GDP的比重也是一個說明投資是否過熱的標準,前些年投資約佔GDP三分之一左右,但是近兩年超過了四成,今年更是會創記錄的達到將近四點五成。
而對陸政東而言,國家的經濟正如他在七月所講的那般,即便是經歷了非典的肆虐,全年經濟增幅依然高漲,雖然全年還未結束,但全年增長保八的目標已經完全懸念,現在唯一的懸念是能否突破百分之九。
在很多事關國計民生的決策政策上,嘗試性的探索可以多一些快一些,但是真正要大大規模的全面付諸實施,就需要充分評估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
時間如白駒過隙,時間轉眼便到了歲末,回首這一年,留在國人中的記憶很多,特別是年初的非典,相信數十年都會留存於人們的記憶中。
投資過熱短期看起來是很好的,因為它會增加社會需要,會拉動經濟增長,但投資增長太快很可能造成生產力過剩,保持經濟高速發展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完全靠大量增加投資,這樣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也是和可持續發展相背離的。
這些都說明了我國經濟的現狀是投資增長過快,或者講是其他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發展過緩。
孫偉陽也不禁有些恍然若夢的感覺,當初剛剛做長灘當市委書記的時候,在他想象中這輩子就算是再怎麼拼搏,估計一個副部級就是自己仕途的頂點,那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執掌一方的封疆大吏?
說實話,他還真希望陸政東在西部辦能呆得更久一些,有這樣一個人想不出成績都難。
只是在陸政東的問題上連他都感到吃驚,無他,還是一個年齡問題,陸政東也許的確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他畢竟太年輕了,在資歷和經驗上真的能夠勝任到一地擔任黨政主官?或許讓陸政東再在西部辦副主任位置上幹上兩年,那個時候再下去擔任某省省長還勉強能行,但是現在就要推上去去,未免有些超之過急的感覺,連他都如此,就不要說別人了。
不過讓他吃驚的是,陸政東似乎是有希望動一動,他自然不缺乏這樣敏感人事消息的來源渠道,他已經獲知中央在明年兩會前後期間會有一輪人事變化,特別是一些經濟始終上不去或者經濟發展問題比較突出的省市領導會進行一輪較大範圍的調整。
孫偉陽得到消息也是頗有感慨,當初他從西河調出,任副省長、省長,五年時間進入中央委員序列,已經是引起國內外媒體一陣熱議,而在他這一批中擔任中央委員中至少有好幾個都和自己當時的年齡相仿了,甚至還有比自己更年輕的,只是他上升的速度比較快而已,兩年副省長,兩年常務副省長,一年副書記,然後就上到省長的位置,五年時間從副部到正部,這已經是夠快的了,可陸政東在副部級上時間比他還要短,至於年紀比他小了一輪。
投資拉動有一個周期,投資當然不可能全部轉化,因為從投資到生效有一段時間,但是第二年有多少能轉化,也能說明一點問題,歷史最高是零點五,但是前兩年只有零點二左右,也就是說每投入一元錢,第二年只有兩角錢轉化成GDP。
這樣一個論壇性質的東西之所以受到這麼大的關注,是因為在這不久之後就要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雖然從這方面講經濟基本面沒有過熱的跡象,但是投資領域確實存在過熱,開發區、房地產、鋼鐵、汽車等局部過熱;投資結構是基礎設施和資本密集型大企業居多。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一些事情,最後的結果還要看高層能否達成一致意見,而最重要的還是看雲家那位老而彌堅的老人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其關注熱情甚至不次於年初召開的兩會,中央的會議有很多,但很少有像經濟工作會議這樣,成為輿論焦點,讓國內外如此期待的,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經濟工作會議出台的經濟政策,關涉整個國家來年的發展大略,二是經濟工作會議出台的公共政策,雖然都是宏觀主旨,但卻關涉民生福祉,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都想從會議中解讀一下,看看這次會議將如何影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