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賴朝1:浴火之卷》春曉

春曉

「這不像他平常甚麼事都要貫徹到底的脾氣。」
有一群強硬派的又時常聚到一起說:
常磐最近已從監獄被釋放,母子一起平安無事的住在七条朱雀附近的小宅院。
「義朝、義平及其他人都殺了,為何獨獨放了那孩童……」
然後晚上時常有不知誰家的車駕來到那門口。尖酸刻薄的販夫走卒就淨在傳說著:「是六波羅大人在偷偷摸摸……」而且這事又被小題大做,鬧得滿城風雨。
常磐的美是出了名的,清盛又是自年輕時即容易對女性動心的人,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正當民眾對戰爭以後,要統領自己的清盛,大大地——忽然間意識大大地高漲的時候,所以也夾雜著「如果他是這種有慈悲心的仁者,那以後的為政就會變得更加好了吧?」的安心。
在少壯派的武輩間,紛紛發出了類似的不平之鳴。
「要放逐!」
「去伊豆?……哇!」
「不止這樣!」
賴朝從前一天十九日起,就被遷往池禪尼的泉殿去,為了準備出發去遙遠的流放之地,他徹夜未眠,等待天亮。
「常磐的罪如何判呢?她所懷抱的三個兒子的處分,沒有公佈在佈告牌上,問罪所的消息也是就此中斷。事情有些可疑,應該是暗中處置了,該不會是有甚麼內幕吧?」
因此這些繪影繪聲的傳聞也不是出人意料的胡說,就連同族當中也有一半的人相信。
伊豆是個怎樣的偏遠之地,京城的人們是想像不到的。
我們用武力所成就的大業,背地裏竟然有那種私情的處置,豈不欠缺了畫龍點睛之功。為了平家或顧及將來,都不應該放了賴朝——像這樣強硬的議論亦是處處可聞。
立佈告牌了。
平家一族中對清盛的評價反而不太好,尤其對賴朝的處置最有惡評:
「——不過也好啦。總比看到在加茂川又有個稚子被斬首的好。」
在這世間的風聲和戰爭的惡夢都逐漸被人遺忘的社會變動中,三月二十日也即將來到。
「嗯,那種事也不能說一定沒有。」
每個人都因而鬆了一口氣!大家對六波羅的決斷,言下均極讚賞,說是「有慈悲心的做法」。
「判了放逐之罪呀?」
大家都以同樣好奇的眼光,聚集過來。市中心、橋旁、東獄門前,隨處可見圍攏的人群。
但是,另一方面。
甚麼事啊?
「要到伊豆國去。」
謠言生謠言。
「雖是因為池禪尼夫人和小松少爺關說,但他也不是會因別人的進言就動搖心志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