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目錄

二十一章、敵在本能寺

二十一章、敵在本能寺

明智光秀髮動政變,究竟有無幫凶呢?其實很多勢力都存在這種可能性:比如與織田信長仇深似海的廢將軍足利義昭,比如中國地區的豪強毛利氏,比如害怕被信長一腳踢開的天皇朝廷,甚至還包括盟友德川家康和重臣羽柴秀吉,因為這兩人在事變后的舉動全都很費人思量。
然而織田信忠卻對小山田信茂的背主逆行大感厭惡,命堀尾茂助吉晴將其斬首。織田軍還放火燒毀了供養武田勝賴遺體和窩藏六角氏殘黨的惠林寺,寺中長老快川紹喜自投火中寂滅,留下遺言:「滅卻心頭火自涼。」——這是禪宗經典《碧岩錄》的偈子,此時用來確是應景。
織田信長滅亡武田氏,回歸安土城以後,一方面讓瀧川一益繼任關東管領,要他準備展開對后北條氏的進攻,一方面以三男信孝為主將、丹羽長秀為副將,準備渡海進攻四國的長宗我部氏,同時,他還命令柴田勝家繼續經營北陸、羽柴秀吉繼續攻略中國地區。天下即將底定,其後的戰鬥,似乎用不著信長親自出馬了。
然而強制徵收錢幣年貢,甚至強制徵收質量好的錢幣為年貢,使得農民們不堪重負,紛紛逃亡,因此貫高制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戰國大名們又被迫逐漸轉向石高制。等到豐臣、德川政權先後統一日本,則石高制也就在全國範圍內固定下來。後世對於戰國大名的領地大小、財政來源,往往用年貢額來推測和計算,一般也都採用石高制。
惟任日向守就是明智光秀,織田信長曾經上奏朝廷,賜與其九州名門惟任氏,並官拜正六位下日向守。原來明智光秀本在安土城負責接待上洛遊覽的德川家康一行,突然受命遠征中國地區增援羽柴秀吉后,他於五月二十六日回到本城丹波龜山,一面整合部隊,一面前往愛宕山中參拜,祈禱獲勝。估計就在參拜過程中,光秀下定了謀叛的決心,於是召來親信將領明智左馬助秀滿(光春)、明智右衛門尉光忠、藤田傳五、齋藤內藏助利三、溝口勝兵衛茂朝等五人,要他們遞交誓書和人質,以表示支持自己的行動。
羽柴軍回師速度如此之快,令明智光秀大吃一驚。其實光秀本人的動作並不慢,他二日在本能寺弒殺了織田信長,五日就攻陷安土城,然後又先後攻克羽柴秀吉和丹羽長秀在近江的封地——長濱城和佐和山城,只是因為細川藤孝、筒井順慶等人不肯歸順,才打亂了他的既定步驟。當時光秀正出兵河內,得到羽柴軍東來的消息后,立刻回歸京都,然後十日從京都出發,率領一萬六千大軍進駐山崎以北的勝龍寺城。
羽柴秀吉在東中國地方縱橫馳騁,屢建奇勛,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三場戰役,即「餓殺三木,渴殺鳥取,不用太刀,水淹高松」。天正六年(1578年),羽柴秀吉基本控制了播磨一國,派尼子勝久和山中鹿之介駐守西播磨的要隘上月城,以防毛利大軍,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播磨東部的三木城主別所長治突然倒向毛利氏。四月,毛利軍包圍了上月城,因為三木城橫在織田軍的增援道路上,上月孤城很快就陷落了,尼子勝久自殺,山中鹿之介苦戰之後,又只好投降——他大概還把希望寄托在被毛利家囚禁的尼子氏末代當主義久,及義久的兄弟倫久、秀久身上吧,後世還有人猜測說他是想尋找機會刺殺吉川元春。但是,曾經接受過他一次投降的元春不會再上當了。天正六年(1578)七月十七日,鹿之介被殺于押往安藝國的途中,尼子家的復興,徹底成為了一場夢中之夢……
木下藤吉郎嶄露頭角是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後,信長任命藤吉郎負責京都的治安,並且監視將軍足利義昭,藤吉郎從此改名為羽柴秀吉。其後金崎退兵,羽柴秀吉擔任殿後,居功甚偉。由此開始,這個人的身影就開始在歷史中鮮明起來,他跟隨織田信長南征北戰,很多大戰中都可看到有他參与的記錄。終於,在滅亡淺井氏以後,羽柴秀吉被封與北近江的大片領地,成為一方大名,將主城定在琵琶湖畔的今濱地方,改名為長濱。
而丹羽長秀,曾是與柴田勝家齊起並坐的織田氏家老。丹羽氏本是尾張守護斯波氏的家臣,後來因為同僚織田信秀勢力膨脹而降格成為信秀的家臣。丹羽五郎左衛門長秀從成年起就擔任織田信長的侍衛,性格嚴謹誠實,因此逐漸被提拔為大將。據說長秀長時間負責內政、外交和調略等事務,人稱「米之五郎左」。
會議最後決定,由三法師繼任織田家督,留居安土殘城,織田信雄領有尾張國,織田信孝領有美濃國,織田秀勝領有明智光秀的丹波國,由羽柴秀吉擔任三法師的后見。織田家臣們各有升賞,但羽柴秀吉的領地是在畿內,便於操控三法師,而柴田勝家的領地則在北陸,鞭長莫及。為了達成平衡,秀吉答應把自己的舊主城近江長濱讓給勝家的養子柴田勝豐,這樣勝家利用楔入近江的勝豐勢力,對安土和京都也可以朝發夕至了。
【●武田氏的滅亡】
山崎在攝津國和山城國的交界處,臨近通往中國地區的交通要道,最終慘烈的決戰就在這一地區展開。羽柴秀吉奉戴織田信孝為名義上的總大將,將主力分為三隊,左翼、天王山麓布設的兵馬由其弟羽柴秀長和軍師黑田孝高統率,右翼、淀川附近的兵馬由池田恆興、加藤光泰、中村一氏等將統率,中央、西國街道上的兵馬則由高山重友、中川清秀和堀秀政統率。
木曾氏本是信濃豪族,與村上、諏訪、小笠原並稱「信濃四大將」,後來臣服於武田信玄,信玄將女兒下嫁給義昌,待如一門。長筱之戰後,武田勝賴的威望一落千丈,尤其在與后北條氏反目相攻,以及被德川氏攻克堅城高天神而不往救援兩件事上,更使家臣們離心離德。木曾義昌看到天下大勢已無法扭轉,於是在織田(神戶)信孝的努力下,主動歸降了織田氏。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羽柴秀吉也已經派重兵包圍了三木城,他和毛利氏猛攻上月城的風格不同,切斷了三木城的糧道,採取長期圍困的策略。圍城戰持續了整整兩年,其間羽柴秀吉說降周邊豪族,尤其是備前大名宇喜多直家,從而徹底改變了東中國地區的勢力對比。直到天正八年(1580年)正月,彈盡糧絕,已經出現人吃人慘況的三木才終於開城投降,城主別所長治也自殺了。
天正九年(1581年),羽柴秀吉攻打因幡國的鳥取城,在動兵以前,他先用高價收購鳥取附近的米糧,導致大軍合圍以後,鳥取城中存糧已被倒賣一空了,很快就變成了飢餓地獄。就這樣,鳥取堅城只守了三個月,鎮守此城的毛利方大將吉川經家就被迫切腹,以換取城內軍民一條生路。
然而事實上,此時本丸食水已將告罄,於是柴田勝家將士兵們全都集合在庭院里,把最後三瓶水擺放在他們面前。勝家大聲鼓舞士氣:「明日我們就將殺出城去打敗敵人,現在大家把這最後三瓶水喝掉吧!」一人一口水,竟然還有剩餘,勝家毫不吝惜地拔出刀來,將水瓶劈碎,殘水滲入泥地——這是「破釜沉舟」之計。第二天一早,柴田勝家率領已抱必死決心的部下突然殺出,一揆猝不及防,很快全面崩潰。經此一戰後,柴田勝家遂被冠以「破瓶之柴田」的雅號。
對於普通兵將,明智光秀並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是召集家中物頭(小隊長),告知說:「京都的森蘭丸有信使來報,主公為了加強對中國地區用兵,要在京都檢閱我家的軍隊。」於是大軍向京都進發。
明智光秀在山崎戰敗,隨即在小栗棲自殺,其部屬遂土崩瓦解,據說他們敗退時還放火焚燒了安土城,從此織田氏天下就被破壞殆盡,毫無存留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光秀的女婿、重臣明智左馬助光春(秀滿),傳說他被羽柴軍團團包圍在琵琶湖邊,竟然縱馬入水,一直游到坂本城下。光春從容登岸下馬,入守坂本城,在被堀秀政團團圍住,料無生理的時候,先把城中寶物細細整理一番並開列目錄,縋到城下,然後才放火、切腹自殺。後人都慨嘆說光春是一位真正愛好文化的武人,與以名茶器殉葬的松永久秀之輩全然不同。
再打個比方來說,伊達政宗受封大片南部陸奧的土地,主城定在仙台,再加上常陸國一萬石和近江國一萬石,寬永十一年(1634年)計算的表高為六十二萬石。然而事實上到了政宗晚年,經過不懈的努力,大力開墾荒田,仙台幡的實高已經接近一百萬石了,時人俗稱為「仙台百萬石」。
瀧川久助一益並非織田家的譜代家臣,他本出於甲賀忍者世家,精通兵法,並擅長使用鐵砲。不過其人很早就出仕于織田信長,屢建功勛,得到重用。池田恆興(勝入)則是織田信長的奶兄弟,是近年來開始一路躥升的新星。
得知父親喪命本能寺的消息后,織田信忠匆忙逃出妙覺寺。他認為明智光秀既然發動叛亂,一定早就派人把守住了京都附近的各條通路,貿然出逃,凶多吉少,於是前往京都,據守二條御所——這是信長所一力扶持的誠仁親王的官邸,修建得相當堅固,信忠退守此地時,身旁從屬大概有三到五百人。
就這樣,曾經縱橫一方,威震天下的名門武田氏,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滅亡了,最終連西上野的真田昌幸和小幡信貞(于長筱戰死的小幡信重之子)也倒戈投向織田氏。四月二日,織田信長親自來到甲府,論功行賞,將甲斐封于河尻秀隆,信濃的高井、水內、更科、植科四郡封給森長可,上野和信濃佐久、小縣兩郡封給瀧川一益……他還把駿河一國賜予德川家康。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發生的「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明智光秀究竟為什麼徒起變亂之心?他究竟有無同謀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智軍很快就包圍了二條御所,經過談判,誠仁親王一家退出御所,以免遭受池魚之殃。等親王一離開,明智軍立刻發動猛攻,激戰數小時后,織田信忠也被迫在縱火后切腹自殺——享年二十六歲。
小山田信茂先回岩殿山城準備,武田勝賴放棄新府,經韮崎、甲府,過笹子峠前往岩殿山。他前腳才離開,織田軍隨後就殺到了,放火將新府燒為一片白地,然後一路緊追。三月九日,在笹子峠麓,小山田信茂突然起了反心,奪回人質,並命令士兵用鐵砲攻擊勝賴所部。勝賴只得逃往日川溪谷,部下五百餘人紛紛奔散。三月十一日,在織田方將領瀧川一益的窮追猛打下,勝賴帶著妻子兒女一起在天目山自殺,留下辭世句:「朦朧之月被雲遮蔽。雲逐漸散開,終於月落西山。」其妻小田原氏的辭世句則是:「在晚春中漸次凋零,憂恨駐足於樹梢花端。」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發動了他這一生中最後一次大規模遠征,是為甲斐征服戰。事情起源於當年二月,武田氏重臣木曾義昌把弟弟上松藏人義豐送往岐阜,表示願為內應,留鎮岐阜的織田氏家督織田信忠立派快馬將此事稟告信長。信長大喜,就派信忠為主將,整合各方兵馬,並聯絡三河德川氏和相模后北條氏,三面夾擊,準備一舉滅亡甲斐武田氏。
次日是六月二日,天還沒亮,織田信長就聽到寺外傳來喧嘩之聲,他最初還以為是侍衛們吵架,才爬起身來準備斥責,忽聽鐵砲發射之聲,陣陣鳴響,這才感覺不妙。這時候,信長最親信的侍衛森蘭丸入內稟報說:「有人謀叛,是桔梗旗印,象是惟任日向守的部隊!」
比如日本最重要的糧食產地之一關東平原,小田原北條氏一直採用貫高制,規定相當額度的年貢要用錢幣來上繳,至於老百姓怎麼搞錢,他們就不管了。此外貫高制還有一種來源,即從守護大名時代起,就經常臨時徵收「段錢」,即按段(土地面積單位,又稱反,一町等於十段)收取土地稅,等到莊園制逐漸崩潰,莊園領主徵收年貢越來越困難,相反守護大名的段錢來源卻日趨穩定,於是就把段錢的徵收恆定化,並擴展到領內一切土地上去。因為段錢最初便是以錢幣來繳納的,因此維持傳統,逐漸發展成為了貫高制——貫高制對戰國大名摧毀殘餘莊園勢力,完善領國一元化統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然而到了當年五月,羽柴秀吉攻入備中國,包圍了毛利方名將清水宗治守備的高松城,毛利氏當主毛利輝元親率五萬大軍前來增援,雙方隔城對峙。於是羽柴秀吉寫信給織田信長,認為這是消滅毛利軍主力的大好機會,如能得到「御勢御合力」,則「將西國於當年中悉歸於幕下之事,如在掌中」。
於是明智軍把本能寺包圍得水泄不通。織田信長身邊的小姓眾奮勇抵抗,陸續戰死,連信長本人也提槍上陣,在連殺數人後肘部受傷,被迫退往內室,隨即內室就燃起熊熊大火,估計信長先切腹,然後喪身於火海之中了。
就這樣,織田信長與他所開創的「安土時代」,全都葬身於紅蓮烈火之中。
這種政治格局當然是相當不穩固的,織田家中即將二分,最終是勇猛的柴田勝家會繼承織田信長的事業,還是足智多謀的羽柴秀吉會奪得天下呢?
【●清洲會議】
打個比方來說,從慶長三年(1598年)到天保三年(1832年)這近兩百五十年間,陸奧國的石高增加了七成,出羽國增加了三倍,日向國增加了一倍八成三,攝津國增加了一成七,山城國增加了零點二成,大和國增加了一成二——越是邊遠地區,越可開墾新田,增加石高,發展速度很快,畿內地區則沒多少發展空間了。
戰國時代的領主們計算年貢額度,有兩種基本方式,即「石高制」和「貫高制」。前者以糧食為標準,石讀作「擔」,本是重量單位,一石為一百二十斤,後來轉作容積單位,一石也即一斛,合十斗或一百升或一千合;後者以貨幣為標準(當時日本國內不鑄錢,用的都是中國外流過去的銅錢),一貫即一千文錢,後來「貫」這個概念在日本也轉化為重量單位,一貫仍等於一千文,而所謂重量單位的一文,就是指的一枚開元通寶的份量。
【●本能寺之變】
織田信忠派使者前往招降仁科盛信,反被砍了腦袋,只得揮師強攻。雙方惡戰到三月二日,織田軍終於攻入高遠城本丸,最後把仁科盛信及其麾下十八將包圍在居館內。當時織田信忠身穿金襴陣羽織(武將披在鎧甲外的短外套),倚著一株梧桐樹指揮戰鬥,正當此時,忽有一名三十多歲的女人,穿著紅色鎧甲,手提薙刀衝殺出來,且戰且呼:「我乃諏訪(指武田方將領諏訪勝右衛門)之妻,誰來與我一戰!」竟然連殺七八人,直衝到信忠身邊,終因身陷重圍,以薙刀自刺己喉而死。
織田信長的殘暴、寡恩,肯定對光秀掀起反旗產生過影響,但應該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相信兩人政治理念之不同,才是發生變亂的最主要原因。光秀是個相當傳統的武士,曾輔助足利義昭,想要復興室町幕府,然而織田信長則極端藐視權威,在滅亡足利幕府後,先後多次推辭朝廷授予的征夷大將軍、太政大臣乃至關白的職銜,很明顯他想要徹底推翻舊制,建立一種新的政治制度。這種新的政治制度是光秀所無法理解的,甚至是會使光秀感到恐懼的,因此他才出此下策,起兵弒主。
其實一貫錢在當時是筆相當不小的數目,能夠留下一貫錢的藤吉郎的父親,絕對不會是農民和足輕,這類傳說往往自相矛盾,不攻自破。目前比較合理的推測,木下藤吉郎乃是織田家下級武士木下彌又衛門之子,而其繼父則是織田信秀的同朋眾築阿彌——同朋眾乃是戰國大名家中負責藝能、茶事和雜役的職務。
不過細川、筒井等家族的兵力有限,即便他們不肯加入明智光秀的陣營,也根本無力與此時的光秀相抗衡,只能暫作壁上觀,以等待時局的變化。相信只要光秀在畿內徹底站穩腳跟,然後收拾掉織田家東西兩大軍團的主將柴田勝家和羽柴秀吉,細川藤孝等人為了家族的平安和延續,還是會被迫跳上光秀的戰車的。於是光秀秘密修書給上杉景勝及毛利輝元,要他們牽制織田氏兵馬,等待他緩過手來,再兩面夾擊,予以全殲。
五位重臣在織田氏家督人選問題上分為兩派,爭鬧不休。因為織田信孝擔任總大將擊敗了明智光秀,因此柴田勝家主張擁立信孝為主,他以為素來與其不合的羽柴秀吉定會抬出織田信雄這尊泥菩薩來搗亂,沒想到秀吉卻提出以織田信忠之子、年幼的三法師擔任織田氏一門總領。秀吉的理由是:織田氏家督本就是信忠的,固然可以兄死弟繼,但信雄、信孝都已出繼別家(北畠氏和神戶氏),和他自己的養子織田(羽柴)秀勝一樣都不能再擁有繼承權,故此理當父死子繼。
於是織田信長命令明智光秀、細川忠興、池田恆興、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等將整備兵馬,火速趕往中國地區,增援羽柴秀吉。而信長本人則先要上洛覲見天皇,回應朝廷想要任命他為太政大臣或者關白的意願,然後再集合部隊作為後援。五月二十九日,信長隨同小姓(年輕侍衛)百餘人上洛,六月一日晚,暫居四條坊門的本能寺,而其子織田信忠則先一步進京,住在相隔不遠的妙覺寺中。
〔石高制和貫高制〕
且說羽柴秀吉才在山崎擊破明智光秀,控制了近畿地區,織田家其餘重臣也紛紛趕了回來,當然,各人境遇不同,有些深為懊悔未能趕上為主復讎的戰鬥,有些卻異常的狼狽、凄慘——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傳到關東以後,后北條氏立刻翻臉來攻,而剛被織田氏征服的武田舊領也到處爆發一揆,最終織田信長的愛將河尻秀隆在甲斐被一揆所殺,受封關東管領的瀧川一益則在神流川合戰中被后北條氏打敗,率殘部退出上野,逃往自己的老窩伊勢。只有柴田勝家是打退了上杉軍,昂首挺胸回到近畿的。
羽柴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家世不詳。如此一位平地躥起的豪雄,對其出身來源的猜測從來都會走兩個極端,或者尊為名門後裔(秀吉自己就編造過天皇私生子的謊言),或者貶為販夫走卒。按照傳統說法,北條早雲本是獄吏,齋藤道三賣油郎出身,而羽柴秀吉則是徹底的農民、泥腿子。
於是,在這種背景下,在織田信長的舊主城、尾張清洲召開了重臣會議,議題主要為織田氏新家督的推舉和眾臣領地的安排,最重要的出席者為柴田勝家、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瀧川一益和池田恆興五人。
羽柴秀吉從姬路動身是在六月九日清晨,到了十一日午前,他就已經趕到攝津的尼崎地方。織田方多位城主如池田恆興、堀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人陸續來合,到了十二日晚間,秀吉屯兵攝津的富田,總兵力已經超過三萬。次日早晨,織田信長的三男織田信孝和重臣丹羽長秀也派使者前來聯絡。
織田信忠殺入信濃的同時,德川家康也率兵進入駿河。面對德川氏的大軍,繼妹夫木曾信昌降敵以後,武田勝賴的姐夫穴山梅雪齋信君也在江尻城叛變。此外歸降的大將還有朝比奈駿河守信置、依田源十郎信蕃等許多人。
墨俁一夜城是否真的存在都還需要打個問號(雖說日本式的小砦子一夜搭成並不困難),更別說是木下藤吉郎的傑作了。其後丹羽長秀招撫西美濃三人眾,民間傳說也都安在藤吉郎頭上,其實藤吉郎當時身份還很低微,就算為此出過力,也不會是主要策謀和出使人員。
武田勝賴聽說木曾信昌叛變,極為惱怒,果然徵集一萬五千大軍,離開新府——武田氏原來的主城在甲府躑躅崎館,新府是勝賴新建的本城——氣勢洶洶殺往信濃木曾口而來。然而他的速度快,織田軍的速度比他更快,勝賴還沒趕到木曾口,側翼的伊奈口就已經被織田軍先鋒瀧川一益、河尻秀隆佔據了,要隘瀧澤砦、松尾城等先後陷落。
傳說木下藤吉郎本是尾張鄉下的農民,其父當過織田家的足輕,很早就死了,其母改嫁給織田信秀的一名仆佣。據說母親在懷著藤吉郎的時候,夢見紅日入懷,等到生下兒子來,發現相貌獨特,好象猴子,就取供奉猴神的日吉神社之名,稱其為日吉丸。因為繼父子之間不合,日吉丸十多歲的時候就離家出走,從尾張到駿河,一路販針為生,其本錢乃是父親遺留下來的一貫永樂錢……
柴田勝家是侍奉過織田信秀的老臣,也是織田家中第一猛將。織田信長上洛后,他曾受命鎮守要隘長光寺城,結果遭到六角義賢煽動江南國人一揆將城攻破,只余本丸。一揆切斷了本丸的水源,使守兵陷入苦境,隨即六角氏家老平井甚助以談判為名入內查看。此計被柴田勝家識破,談判中,甚助起身如廁,請求舀水來洗手,勝家的侍從就捧過來一大盆水,等對方洗完手后,又把殘餘的水全部潑入庭院。甚助出城後向六角義賢稟報說:「城中存水尚足,最宜長久圍困,不能硬攻。」
側翼被敵切斷,武田大軍被迫向後退去,一潰千里。織田方將領森長可本來受命進軍木曾口,支援木曾信昌,趕到目的地一看,卻不見一個敵人的蹤影。織田軍進入信州,第一次遭遇到的有規模的抵抗是來自高遠城守將仁科盛信。仁科盛信是武田信玄的第五個兒子,過繼給信濃名門仁科家,據說他勇猛善戰,並且為人公正平和,深受領民愛戴,當地遂有民謠,對比盛信和他的前任武田勝賴(勝賴在歸宗前曾鎮守過這一地區):「武田殿下貪于得,吾民歲取難為食,仁科殿下慈悲深,所獲成山感大德。取彼身家延爾壽,我祈天道有其直!」
十二日夜,兩軍開始小規模接觸,到了十三日凌晨,明智軍首先對羽柴中軍發起猛攻,高山重友隊一度陷入絕境,幸虧中川、池田隊從右側、堀隊從左側夾擊敵軍,才勉強挽回敗局。雙方惡戰整整一天,因為羽柴軍兵力既眾,又佔據了較好的地理位置,明智軍逐漸敗下陣來。到了晚上七時左右,明智光秀眼見敗局已無法挽回,於是下令撤退,自己率敗兵七百餘人退守附近的勝龍寺城。
據說明智軍總兵力為一萬三千人,鐵砲手全都點燃火繩,長槍兵也去掉槍鞘,做好了隨時開戰的準備。士兵們內心疑惑,普遍認為是織田信長下了密令,叫明智軍前去襲擊正在洛中遊玩的德川家康。這可見即便最下層的兵卒,對於他們的領袖織田信長都報有一種怎樣的觀感——信長公是強大的主君,但他毫無信義,誅殺甚至謀殺盟友,對他來說並非不可理解之事。
據說明智光秀雖然擊退來犯之敵,但也身負重傷,自忖無法再走,於是命部下溝尾庄兵衛茂朝為介錯,就在當地切腹而死。這是六月十三日晚間的事情,距離本能寺之變不過才短短十一天而已,此事即被後世稱為明智氏「十日天下」。光秀的辭世句為:「逆順無二門,大道澈心源。五十五年夢,覺來歸一元。」
然而明智光秀拉攏畿內織田氏舊臣的圖謀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礙,首先是有姻親關係、曾經併為足利義昭左膀右臂的細川藤孝斷然回絕了光秀的使者,還命令其子、光秀的女婿細川忠興禁閉思過。繼藤孝之後,光秀的與力筒井順慶、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等人也對謀叛行為表示堅決反對。
【●羽柴秀吉的奮鬥】
因為父親和繼父的關係,木下藤吉郎很年輕就開始侍奉織田信長,一開始只是打理家中雜務,因為心思靈巧,又善揣摩上意,因此被信長提拔為侍衛。傳說當信長攻打美濃國主齋藤龍興的時候,想在長良川畔的墨俁地方修建一座城砦作為前線基地,但因為此地距離敵人太近,先後派重臣佐久間信盛和柴田勝家前往,全都鎩羽而歸。突然,身份低微的木下藤吉郎跳了出來,主動請纓。藤吉郎首先說服了附近的鄉下武士集團「川筋眾」,利用川筋眾蜂須賀正勝、前野長康等人的兵力牽制敵軍,然後把木料先在遠處整理好,再沿長良川送到墨俁,就地拼搭。就這樣,他一夜間完成了一座城砦,被稱為「墨俁一夜城」。
等到大軍進至山城國桂川地方的時候,明智光秀終於下達了詳細的命令:「敵人,就在本能寺中!從今日起,殿下即將成為天下人,即便如提鞋的低賤之輩亦當歡欣踴躍,竭盡忠勇,樹立武勛便在今日!」
由於羽柴秀吉預先搞了私下串聯,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等人都認為如果擁立織田信孝,則柴田勝家將成為家中第一人,掌握權勢,我們英勇奮戰,為主報仇,你都沒趕上山崎合戰,還有什麼臉面來搶奪勝利果實呢?為此一致支持秀吉。只有瀧川一益支持柴田勝家,但他新近丟失了關東大片領地,兵力單薄,說話已經沒有分量了。
消息傳到北陸,上杉軍果然傾巢而出,把柴田勝家絆在越中、加賀一帶動彈不得。然而奇怪的是,傳往中國地區的消息卻被羽柴秀吉截獲了,秀吉立刻與毛利氏達成和議,然後火速回師位於播磨的本城姬路,稍事休息后,留淺野長政、小出秀政守備,自己數百里急行軍殺入畿內。
天正十年(1582年)五月,羽柴秀吉得宇喜多氏之助,攻入備中國,包圍了毛利方名將清水宗治守備的高松城。面對洶湧而來的毛利援軍,秀吉掘開附近的足守川,水淹高松城,以隔絕其與外界的聯繫。羽柴軍和毛利軍隔水對峙,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本能寺之變的噩耗……
石高制還分表高和實高兩種,所謂表高,是指中央政權檢地后所確定的年貢額,而實高是指封建大名所實際能夠徵收的年貢額。天下統一以後,大名們將主要精力從對外擴張轉向內政開發,領內年貢數日益增加,中央政權卻不可能每年都檢地核准,所以實高和表高往往差著十萬八千里。
戰況空前慘烈,最後織田方將領森長可親自攀上屋頂,掀起頂板,命令鐵砲朝內發射。仁科盛信自度終不得免,於是切腹,灑出腸子而死,時年僅二十六歲。據說後來盛信投腸之處,血痕久久不能滅盡;而織田信忠所倚的桐樹,猶有刀痕縱橫其上。
且說明智光秀在本能寺逼死織田信長,又在京都二條御所逼死了織田信忠,隨即就發兵攻克安土城,基本控制了畿內地區。六月八日,他獻給朝廷銀五百枚,五山名寺和大德寺各銀百枚,同時下令免除京都的田賦。隨後,他又通過朝廷公卿,表達了自己希望開設幕府,就任新的征夷大將軍的願望,據說朝廷也頗為動心,準備擇機頒下詔旨。
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也就是在「天下至惡」松永久秀覆滅的同月,羽柴秀吉受命統率大軍團進攻中國地方。同時,織田信長還把蟄伏的尼子勝久、山中鹿之介也縱回東中國,要他們復興尼子家,協助對抗毛利氏。
【●山崎合戰】
羽柴軍團團包圍了勝龍寺城。軍師黑田孝高勸羽柴秀吉說:「明智軍籠城堅守,我方很難快速攻克,所謂『圍城必闕』,不如放開一面,則光秀必走,我軍可於后追殺。」秀吉聽取了他的建議,空開一個缺口,明智光秀與少數親信出城逃亡,想要回歸老巢近江坂本,重整兵馬以待后舉。然而在經過京都山科小栗棲地方的時候,他們卻遭到了「落武者狩」的襲擊——所謂「落武者狩」,是指專門刺殺和搶劫敗戰武士的農民或土匪。
眾叛親離之下,武田勝賴逃回新府,連夜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新府肇建,設施不全,當然無法憑以據守,重臣真田昌幸(真田幸隆之子)主張退至上野吾妻郡岩櫃城,老臣小山田信茂則主張守備天險岩殿山城,勝賴採納了後者的建議。
在咱們粗略想來,理當是商品經濟較發達的近畿地區採取貫高制(因為流通的錢多),而主要的糧食產地則採取石高制(方便徵收米糧),然而事實上的情況正好相反。封建大名才沒有那樣溫良謙恭,他們既需要米糧來養活家臣,也需要錢幣去購買領地內不出產的各種物資,諸如鐵砲、馬匹等等,所以農民越是缺什麼,他們反而越要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