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鏡鑒記》目錄

第八章 大五行

第八章 大五行

劉鑒伸雙手小心接過,見那是一片明黃色的琉璃瓦,入手沉重,做工十分精細。他看了看正面,又翻過來看看背面,實在看不出有什麼不對。但宋禮為官多年,想必無數驚濤駭浪都闖過來了,為了片瓦驚慌到這種地步,其中定然有些怪異。於是他便轉過身去,避著宋禮,口中輕輕誦念:「上清流霞,暉真吉旦,紫雲映靈,揚精交煥……」用的是一套上清觀法,把眼睛一抹,卻見那瓦上隱隱帶著一股怨氣,盤繞不散。
據說當時姚廣孝曾經勸永樂爺:「您消消氣,別和他一般見識。只怕殺了此人,天下讀書的種子就都絕了。」可永樂爺氣極了,根本不聽。方先生想用個「篡」字給他蓋棺定論,這可是觸了真龍的逆鱗,永樂爺脾氣一上來,百輛大車都拉不回頭。
劉鑒心說:「這還真是樁掉腦袋的大事兒……」
王遠華究竟為什麼要這樣畫蛇添足呢?
劉鑒一腳踢過去:「去借呀!」捧燈「唉」了一聲,趕緊衝出門去了。
「正是。」
王遠華撇了撇嘴:「大鍾欲成,原須有生靈祭祀,我看你也無牽無掛,又有煞氣纏身,不如就此祭了爐,也算你一樁功德。你且去想吃什麼便吃什麼,洗沐乾淨,明晨來此——你也不用想跑,跑不了的。」
高亮嚇了一跳,急忙轉過身來行禮。王遠華目光閃爍,打量了他半晌,然後問:「你腦後有煞氣,家中可有橫死之人?」
永樂爺下令殺了方先生,還派兵去抄了他的家。可是按照古法,最高的刑罰也就是株連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和妻族二,現在永樂爺和方先生慪氣,偏要誅他的十族,官員們可就犯了難了,最後那一族哪裡找去?想來想去,竟然把方先生的門生弟子全都逮來砍了頭,這才勉強湊夠十族。
劉鑒右手在袖中掐算,隨口說:「那卻是四個字了。」
劉鑒苦笑著說:「這事兒太怪異了,大人能不能帶我去實地勘察一番?」
「這個自然。」
劉鑒轉回身來,皺著眉頭說:「這瓦上果然有些兇險,然而……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宋禮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從袖子里掏出塊手巾來抹抹額頭:「咱們開門見山,行部工曹里最近出了點事,賢弟精研數術,正想請教些祈禳的方法。」
劉鑒原以為是和王遠華有關,但聽這話頭,卻又似乎是別的事情,心裏奇怪,就吸一口氣說:「大人莫慌,還請你備細講來。」
宋禮沉下了臉:「你還來打趣我!」
劉鑒拾起筆來,舔飽了墨,沉吟半刻,一揮而就,然後折了幾折,遞給高亮說:「你即刻回去交給王大人,但千萬不可私自拆開,否則神仙也救不了你。」高亮點頭哈腰地把信箋揣好,回答說:「大人放心……小人也不識幾個大字兒。」
高亮回答:「是王大人說的,說您在這兒,給了我一塊腰牌進來,還說要想活命,去找劉……劉大人您哪。」
劉鑒詫異地望了他一眼:「你怎麼知道來這兒找我?」
捧燈扒著門縫看高亮走遠了,這才蹩回來,小心翼翼地問劉鑒:「尊主,這王遠華打的什麼鬼主意?」
宋禮在工部尚書任上負責過很多工程,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修建北京城,並且他先後兩次親自前往四川,監督開鑿運送造殿木材的通道。《明史》上記載說,宋禮曾經上奏朱棣,說:「我們伐下了數株巨大的木料,每根都有好幾丈長。一天晚上,沒人去拖,這些木料自己滑出山谷,落入江中(本就打算經水路運送這些木料的),雖然聲響如雷,卻並沒有壓壞路上的一棵草。」朝廷大臣們都認為這是天降祥瑞。
捧燈還在喘氣,突然從他身後轉出一個人來,朝劉鑒屈膝拜倒,五體投地地放聲大哭:「大人救命!大人救命啊!」劉鑒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瓦匠高亮。
永樂爺帶兵的大將出身,心腸狠、脾氣暴,哪兒受得了這個,指著方先生鼻子威嚇說:「就不怕我誅了你的九族?」可方先生也是硬脾氣,一梗脖子:「有本事你誅我十族呀?」還說:「哪怕你殺人再多,萬世之後,也逃不脫這個字……」
宋禮從袖子里掏出塊手巾來抹了抹臉上的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哎呦,腿都木了……咱們自從在通州分手之後,沒多久我就南下去黃河邊上接船,那是裝運了京城燒制的磚瓦來此,為營造行在大殿所用,才回來沒幾天——這些賢弟你就算不知道,也能夠算得到。」
宋禮嘆了口氣:「不止這片瓦,我才從造殿處回來,這一整批瓦,只要上了殿頂,肯定隱隱地現出一個字,拿下來就沒了。我已經叫瓦作停了工,但這事若傳到上方耳中,只怕我等性命全都不保!」
【宋禮】
捧燈嚇了一大跳:「那、那、那……尊主,可能攘解否?」
捧燈跳著腳跑到他跟前,神色慌張,大叫說:「尊主,高亮危矣!」
捧燈「啊」了一聲:「尊主,然則那宋大人……」
隨便掃了兩眼,他突然開口問宋禮:「華嚴鍾廠里新鑄的大鍾,王遠華說是為了彰顯今上靖難之功的,聽上去是御批欽命。可對么?」宋禮點頭:「正是。」他還沒指,劉鑒一把就從靠西的架子上拿下一函封皮金黃、頁鑲紫邊的圖冊:「想來是這個了。」
宋禮臉色陰晴不定,扯著劉鑒的袖子,把他拉進工曹的一間偏廳,分賓主落座,叫人沏上茶來,這才略微定下心神,把手裡帳簿「啪」地往案上一摔,說:「我正想差人去請賢弟,你倒自己來了,你真是掐算到的嗎?」
「這麼說來,各處工程的圖樣,您手頭都有留存嘍?」
「厲害,厲害。」宋禮連聲稱讚。
劉鑒坐下來,把這五本圖冊一一翻開,發覺每一冊扉頁上除了蓋有御印以外,尚有「道衍」二字——少師姚廣孝本是個和尚,法名道衍——可見是姚少師授意繪製的。
「什麼字?」
高亮見劉鑒的右手籠在袖子里,袖子「突突」亂動,兩眼望著房梁,臉色似怒似喜,不禁心裏忐忑,不知道這場飛來橫禍究竟能不能避過去。時候不大,就見捧燈端了筆洗、墨盒並一摞素箋匆匆跑進來,鋪在書桌上,說:「尊主請用。」
「現而今北京城裡的所有工程,應該都由大人您監管吧?」
「正是,正是,現今……」宋禮話說到一半,忽然頓了一下,神情大為驚服,「你又算到了?」劉鑒微微一笑:「順天府最近也出了相類似的事兒,小弟正是為此而來。」
劉鑒又囑咐說:「王大人如果問我在幹什麼,你就說我在工曹院子里亂轉,從東看到西,從南量到北,你也不知道我在幹什麼。記住了嗎?」高亮連連點頭,又複述了一遍,這才磕個響頭,轉身出屋去了。
這五本圖冊,各是一個大工程。按說上峰指示,只需寫個大略就好,具體實施自有下面的人籌劃,但這五本工程圖冊卻是巨細靡遺,交代甚詳。比如第一冊就是大鍾,鍾口寬多少,鍾身高多少,鍾內寫哪段佛經,鍾外鎏紋如何描畫等等,甚至連鑄成之後安放何處,全都寫得清清楚楚。
劉鑒恨得直想跺腳,卻終於還是忍住了:「你那麼多話幹嘛?隨便說街上相面的告訴你爹要避水厄不就行了?」捧燈插口說:「尊主,我觀王遠華亦非真要殺卻高亮,特以此相試耳。」劉鑒喝叱道:「閉嘴!」隨即放緩語氣,轉向高亮說:「王大人和我是舊相識,他故意開個玩笑嚇唬你呢。別怕,我給你寫封信帶給他,可保無事。」說著一攤手,捧燈急忙從褡包里取出毛筆,卻停了停,賠笑說:「尊主,咱就帶了硃砂黃紙……」
劉鑒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把毛筆在筆洗里涮涮,交給捧燈收了起來:「我給王遠華寫信,點了他一下。現在我們誰也拿對方沒辦法,只是今後行事,還得越發小心才好。工曹這次的事兒,我是不能夠再摻和了。」
劉鑒眉頭一皺:「莫非近日裡有人離奇死亡?」
想到這裏,劉鑒心裏一跳,又想到一件事,還沒琢磨明白,圖庫外忽然傳來捧燈「嘰哩呱啦」的喊叫聲。劉鑒放下圖冊,推門邁步出去,沉著臉喝問:「工曹衙門,也是輪得到你大呼小叫的嗎?!」
高亮深深喘了口氣,連說帶比劃,卻原來他上午和捧燈分手,自去工棚里幹活,正搭著腳架,卻聽背後「噫」了一聲,回頭看時,是一個削瘦的鼠須男子,不是旁人,正是那工部都水司的員外郎王遠華。
高亮唬得連磕響頭:「草民無知,大人饒命呀!」
且說當今是永樂天子在位,這位皇帝雄才大略,威震四方,文治武功都邁蓋前代。雖然建國還不到五十年,然而大明朝四海昇平、官民富足,大有盛世氣象。只有一件事,卻是深深刻劃在朝廷臉上和百姓心裏一道無可迴避的瘡疤。
宋禮回答:「今天才剛開始鋪瓦,你在看圖,我出去轉轉,就有人來報,說有怪字出現了……好在那些老粗不認識這個字。」
捧燈急忙攙起高亮,把他拖進屋裡。劉鑒掩上門,低聲詢問:「高亮,到底是怎麼了?」高亮面色煞白,嘴唇哆嗦,只是喘氣,半晌吐不出一個字。捧燈這時候倒鎮定了下來,啐了一口:「好大個子,熊包樣!」轉頭對劉鑒解釋:「尊主不知,適才高兄疾行而入,劍及履及……」
宋禮聽了這要求,嘬嘬牙花子,多少有點犯難。劉鑒故意把語氣加重:「這事兒關係重大,如果沒法子查閱圖樣,只怕小弟也是無能為力。」宋禮猶豫了好半晌,終於一跺腳:「好,反正全都由我負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料賢弟也不會出去亂說!」
於是宋禮就把工曹近幾天來發生的連番奇事講給劉鑒聽,和順天府的事情大同小異,也是莫名其妙地暴死了好幾個人。劉鑒聽完,也不言語,慢慢咂了一口茶,又慢慢放下茶碗。宋禮在旁邊心急如焚,卻不敢催促。末了劉鑒終於開口說:「小弟這次來,還請宋大人行個方便,好讓我查清此事。」
什麼瘡疤呢?原來永樂爺的寶座不是好來的,乃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生給搶過來的。
劉鑒會意,叫捧燈出門去守著,別讓任何人進來。捧燈前腳才出去,宋禮後手就又把門給閂上了——可見他慌張到了什麼地步。
只見宋禮滿腦門的油汗,下巴哆嗦著,似乎在強作鎮定。他才進了門,就轉身把門闔上,又上了閂,然後盯著劉鑒看了一會兒,突然雙膝跪倒,呻吟著說:「賢弟,這回可真完蛋了!」
劉鑒心裏一跳,還以為王遠華的做法又有變數,但隨即想到宋禮乃是二品大員,又聖眷正隆,王遠華應該不敢傷到他身上。於是他急忙彎腰攙起宋禮,安慰說:「大人何必如此,折殺下官了。有話請儘管說。」
劉鑒微笑不答,只是放眼望去。他一直在和文書打交道,平時慣在詹事府和翰林院書庫里轉悠,尋文找書本是行家裡手,不用宋禮指點,也根本難他不住。
「然後,小的就來了,」高亮述說完畢,卻看對面劉鑒臉色逐漸發青,聲音不由得越發低了下去:「劉大人,小的口無遮攔,把您給說出去了……」
劉鑒看他滿臉通紅,一腦門的汗,情知真有了不得的事情發生,也就顧不了這小童拽文,一把按住他肩膀問:「怎麼了?別急,慢慢說。」
劉鑒越發覺得可怪:「這王遠華既要活祭了你,怎麼又肯指點你活命之路?別著急,你把前因後果一絲不差地說給我聽。」
工地上也有老匠人,隨身都帶著有鎮宅符、魯班尺,可是全無效驗,不但鎮不住這妖邪,自己倒紛紛莫名其妙地滾下腳手架來,差點沒摔死。宋禮急得好象熱鍋上的肥螞蟻,繞著瓦筐團團亂轉,突然想起來劉鑒還在工曹樣式庫里看圖呢,就急忙派人封鎖現場,自己揣上片瓦,匆匆趕回來求救。
劉鑒應了一聲,宋禮又說:「這大殿如今已經到了鋪瓦的時候,卻出這一樁掉腦袋的大事……瓦片只要朝殿頂上一放,就會現出一個字來……」
仔細看完這些圖冊,劉鑒不禁點頭暗贊:「姚少師果然學究天人,早注意到了前朝那個風水陣。照他的計劃,西有銅鐘,南有燕墩,北有觀音,東有神木,中央再以萬歲山鎮之,深合五行之妙,非有大智慧、大魄力者不能為啊。有這大五行相構,氣運流轉,自成一新,前朝的風水陣也就不破而自滅了。」
最後一冊卻是說及大內鎮山,圖冊中指明把挖護城河的泥土和舊城宮牆堆在新皇城北面,壘高元代的青山,改名「萬歲」——也正是俗稱「煤山」的所在。
這時候距離方先生十族被誅不過才短短三年,這個「竹為頭、厷為足」一出來,宋禮立刻就想到了南京城外那累累的屍骨。他在官場打拚多年,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趕緊命令瓦作全面停工。好在「篡」字筆畫太多,見到的那幾個瓦匠都不認識,宋禮只推說樣式不合格,鋪上去的,找批文盲全都給撤了下來。說也奇怪,那瓦片一離了殿頂,上面的字就都消失不見,一放上去,卻又顯現出來。挑著不同筐里的連試了十多片,莫不如此,這可把宋禮給急壞了。
「看來我終究料錯了一點……」劉鑒捧著圖冊,雙目凝神,心思卻飛快地轉著。既然姚廣孝已經打算用五行之法破陣斷脈,當然不必再去搞那生人活祭的邪法,以此推算,這沈萬三身上牽連著的種種瓜葛,只怕純是那陰惻惻的王遠華的心思,而和姚廣孝絲毫無關。
劉鑒臉色略顯凝重,緩緩地說:「這人心思酷烈,雖然走這一步只為了試探我知道他多少秘密,但如果處置不當,只怕他真會把高亮活祭了華嚴大鍾。」
閂好門,宋禮大步來到桌邊,好象想找點水來喝,可是只有筆洗里還剩下點污水。他嘆一口氣,舔舔嘴唇,從懷裡掏出一片瓦來遞給劉鑒——也真難為他能把那麼大的瓦片揣在懷裡,換是個瘦子,肯定穿幫。
宋禮為難地倒倒腳,回答說:「有點難。此事干係重大,你又不是工曹之人,貿然在那裡出現,只怕走漏了風聲……不如等子夜之時,我悄悄帶你進去。」說到這裏,猛然意識到得黑天半夜地去看那陰邪之地,不禁大大地打了個哆嗦。
聽宋禮詳細陳述了前因後果,劉鑒不禁有點頭疼。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那王遠華縱然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挑這個大逆不道的字出來嚇人,肯定是別有隱情。他伸手揉了揉太陽穴,問宋禮說:「這事兒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劉鑒端起茶碗來笑笑:「碰巧,碰巧罷了。不過我算到宋大人離開北京一段時間,才剛回來,要不然也不敢貿然到工曹來找你。」
他朝左右望望,然後一扯高亮的膀子:「這是工曹重地,你嚎什麼喪呀?進來,快進來說話。」
「不錯。」
高亮拜伏著說:「大人明鑒,小人的爹月前確是遭了水厄,剛下葬沒幾天,本不該來上工,可是家裡……」王遠華一皺眉頭:「水厄?你如何知道是水厄?」高亮在長官面前不敢隱瞞,就把劉鑒指點自己父親躲在家裡避難,父親怎麼算錯了日子,以至於掉在水溝里過了世,凡自己知道的前因後果全都說了。
「我想翻檢圖樣看看,不知道方便嗎?」
王遠華低下頭,掏出一枚腰牌遞給他,緩緩地說:「要想活命,去找劉鑒。你不是和他相熟么?他現下就在工曹衙門,你拿了這個便可進去。」
這工曹衙門是草草修建的,放圖樣的庫房原本是個大米倉,四外不透風,裏面堆滿了架子,擺得滿滿的全是各式工程圖樣。宋禮讓捧燈留在門口,自己帶著劉鑒進去,點著支蠟燭,指著架上說:「要找什麼,你說。看著亂,哪本圖樣在哪裡,我心裏明鏡似的。」
劉鑒把書函放在書桌上,揭開來看,發現裏面竟然是厚厚的五本黃綾封圖冊,自己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宋禮把燭台放到桌上,對劉鑒說:「我出去招呼點事,也防著別人撞進來。你慢慢看。」說著轉身出去,還把門給掩上了。
宋禮雖然站了起來,可是兩腿仍舊在打哆嗦,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他欲言又止,只是不住拿眼角去瞥捧燈。
王遠華聽完他的話,冷冷地哼了一聲:「刁民!我《大明律·禮律》有雲:『妄稱諳曉扶鸞禱聖、書符咒水,一切左道亂正、邪術煽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徒。』劉鑒他我管不著,你在我這裏亂說怪話,我便要拿你去活祭了大鍾!」
宋禮支吾著回答:「總之是大逆不道罷了。」
「鏡如,你、你看這瓦片可有什麼不妥嗎?」
當時集中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又陸續徵調了二、三十萬農民和部分士兵,在宋禮的督造下,花了兩年的時間就修好紫禁城,又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徹底修完北京城,建設速度算是挺快的。此外,宋禮還開鑿過會通河、修浚過衛河,可謂是勞苦功高。此人性格剛硬,馭下很嚴,所以在官場上很少有親密朋友。但他為人清廉,病死在任上的時候,《明史》說他「家無餘財」,所以後來被追贈了太子太保的榮譽頭銜。』
有一個人狠狠地揭開了這道瘡疤,那就是儒林領袖、「緱城先生」方孝孺。想當年建文皇帝兵敗自焚,永樂爺殺進南京城以後,召這位方先生來起草即位詔書,可是方先生竟然穿著一身麻衣喪服就來了,並且痛罵不絕。永樂爺好生撫慰,把紙筆給他,結果他拿過來寫了一個大大的「篡」字。
他打一個拱,轉身出門而去,過不多時,回來朝劉鑒招手:「把人都支開了,你來看。不過,只可在裏面翻看,卻不許帶走,也不許抄錄。」
劉鑒急忙賠笑:「下官不敢……大人,那字可是竹為頭,厷為足么?」
他轉念又想:「沈萬三的墳墓就在安定門外,距離德勝門也不遠。姚少師在那裡設下鎮水觀音,難不成是看破了北京苦海的海眼所在?」看起來,前些天他猜度姚廣孝想在不破壞行在水文的前提下斷蒙古人的龍脈,正好被眼前的圖冊所證實了。
劉鑒擺擺手:「不用『然則』,這兒其實也不過是王遠華打死沈萬三的餘波,過去了也就沒事兒了。」捧燈見他說得輕巧,卻也不敢反駁,只覺得主人膽小怕事沒擔當,嘴裏不由得嘟噥了兩句。忽見劉鑒面色一沉,隨即門被推開,原來是宋禮走了進來。
宋禮忙不迭地回答:「有什麼需要儘管說,儘管說。」
高亮如同五雷轟頂,膝行上前抱著王遠華的腿哭叫:「大人,大人!高家只剩我一個人了,不能跟這兒絕了香火呀!」
再看其它四本圖冊:一是城南有處赤色燎石崗,俗稱燕墩,圖冊要求改修成烽火台;一是城東放置木料用的皇木場,圖冊要求在此地豎一根金絲楠木,周圍有園林相繞;一是鎮水觀音庵,就建在德勝門水關內——劉鑒抬頭想了一下,此處乃是高梁河的進城處,是城中水系的關竅所在。
劉鑒雙眉一挑,就要發作,捧燈連忙咳嗽一聲,把後面預備好的成語全都給咽了,老實稟報說:「他說王遠華要拿他祭鍾,讓他想吃什麼就吃點兒什麼,明兒個就再也不用吃了。」高亮在旁連連點頭,壓著聲音嚎叫:「大人救我。」
「果然被你算到了!」宋禮臉色大變,站起身來。
『根據《明史·宋禮傳》的記載,宋禮字大本,是河南永寧人,洪武朝以國子生被任命為山西按察僉事,後來降為戶部主事。建文朝,他當過陝西按察僉事和刑部員外郎,官職也一直不高。但此人得到朱棣的重用,永樂朝開始沒多久,就升任禮部侍郎,永樂二年成為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