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十六卷 霓裳羽衣葬馬嵬

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

第十六卷 霓裳羽衣葬馬嵬

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

李隆基回頭再望興慶宮,卻聽得裡邊殺聲四起,不只一處地方,有火光冒出來。
高力士再度站在了李隆基之前,擋住了李靜忠那張陰森邪笑的臉。
李亨是離開了,但李靜忠卻帶著武士在此看守,此時大殿之中尚有皇親高官三十餘人,加上宮女、太監,足有六十多。李靜忠命武士將他們都驅趕到一邊,然後來到李亨面前。
只不過這一次,他心中跳得卻是歡喜:葉暢既然早有準備,那麼李亨與安祿山聯手發動的這次政變,就有可能被挫敗!
說完之後,李亨轉身欲走,但走之前,他又側過臉來,看了一眼永王。
「臣已派人去召忠於陛下的禁軍,他們會來接應。」陳玄禮也叫道:「陛下快走!」
「禪位聖旨已經有了。」李靜忠道:「陛下,方才太上皇親口說了,要禪位於你!」
他一邊叫,一邊張開雙臂,想要拖住李靜忠,然而就在這時,他身側一人動作飛快,突然竄出,撞入李靜忠懷中。李靜忠慘叫了一聲,身體猛然顫動,那人又推一把,李靜忠就倒了下去。
「興慶宮偏僻,父皇還是居於西內比較好。」李亨輕聲說道。
不過現在卻不是問的時候,他在陳玄禮、壽安的護衛之下,自那側門迅速脫離,出了花萼相輝樓。
「葉暢……」
他宴樂的這處宮殿,名為花萼相輝樓,位於興慶宮之西,原本是為了與諸兄弟,特別是將太子之位讓與他的兄長而建。此處隔著一街,便是諸王府,登樓眺望可見,甚至能聽到王府的管弦聲樂。他在此備有長枕大被,諸兄弟宴樂未曾盡興,便在此同眠共枕。
他在宮素有積威,李靜忠對他確實有些忌憚,聞言不禁連退了幾步,到了安祿山身邊,這才定了定神:「高將軍對聖人如此忠心,自當去西內服侍聖人!」
最關鍵之處,就是沒有控制住陳玄禮,給陳玄禮聚集了忠於李隆基的部下。在李亨原本的計劃當中,陳玄禮本該在殿外,他安排的心腹乘其不備將之制服或殺死,結果卻出現了意外,在約定的時間時,陳玄禮人竟然不知在何處去了。
李亨眉眼一動,就想允許,那邊李靜忠卻跳將出來:「不可!上皇體弱,豈可縱情酒色?當居於西內,專心休養,以求長壽!」
李亨之舉,已經破了李隆基心中能接受的底線,他幾乎想象得到,自己到了太極宮會是個什麼模樣。
「逆子,逆子!」李隆基喃喃罵了兩聲,到了這裏,他不覺手足發軟。他畢竟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能撐到現在,已經不錯了。見他這模樣,陳玄禮令兩名禁軍將他扶著,然後便向甘露寺方向飛奔而去。
「韋卿,勿說了,朕……傳位於太子。」李隆基喃喃地說道:「朕早就想悠遊于林泉之間,今日傳位於太子……也算是遂了朕之意。」
「他們走脫了?」李亨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安祿山又趕了過來。
李隆基見她這一身打扮,心突的一跳:果然,葉暢早有準備!
想到這裏,他低聲對太子李亨道:「葉暢那邊,我去安排一下。」
壽安的手裡,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柄長不過尺許的短劍,她一扯衣裳,將外邊的罩袍扯掉,露出裏面的甲胄來。
「待我不薄?是,上皇待我是不薄,可是對你高力士更厚!只要你高力士在,我們哪個有出頭之機?看了你高力士威風凜凜,我們又怎麼不想學學?」李靜忠舉起刀:「今日我就成全你一片忠心,在上皇面前……」
「怎麼回事,怎麼……冬雷震震!」
花萼相輝樓的位置,在興慶宮西側,距離西門甚近,過了街道,就是勝業坊。甘露寺,在勝業坊之北,亦是長安城中名寺之一。但是去甘露寺,便要經過外邊的街道,李隆基略有些猶豫。
壽安!
「朕在此!」李隆基顫聲道,然後看得那甲士之後,數十名禁軍沖了進來,其首領,卻是陳玄禮!
「朕……吾只求安居於這興慶宮中,與玉環、玉真長公主還有壽安等每日歌舞自娛。」李隆基緩緩道。
「沒有聖旨……」
「賊人必然封鎖夾城,陛下,出西門,去甘露寺!」安元光道。
他一邊說一邊逼近,還從一個武士腰間拔出柄刀,指向了高力士。高力士步步後退,猶自張臂護住李隆基:「李靜忠,陛下待你不薄,你安敢背叛陛下!」
韋見素愕然回望,那邊張均忙不迭地拿來紙筆:「陛下口述,臣來書禪位詔書。」
「住口,不許說話!」就在這時,聽得李靜忠厲聲呵斥。
雷聲止歇,李隆基面上的蒼涼消失了,他指著李亨:「你既想要帝位,就殺了朕拿去,你看史家如何記載你弒父誅君之逆舉!」
安元光又揮刀砍殺一個追上來的武士,回頭叫道:「賊人數量有限,又分兵各處,必不能扼住所有地方。夾城乃危機之時天子逃生之路,太子熟知,焉能不防?」
楊國忠畢竟不是李林甫,這幾年裡,李亨在李靜忠、程元振和李泌等人相助之下,小心翼翼收買了部分禁軍將領。安祿山,則是他最大的援手,他用那些收買的禁軍將領,將安祿山的部下悄然帶入宮中,然後猝起發難。只是為了隱蔽,真正帶入興慶宮的也只有百餘人,大多數還是在宮外,因此才使得他在宮內兵力不足,給李隆基以脫身之機。
方才那聲雷響,讓安祿山與李亨心中也是極為不安,他們所做的事情,畢竟算得上是虧心事。安祿山心中琢磨了會兒,覺得殿中大局已定,現在唯一還需要擔憂的,只是葉暢那邊罷了。
「奸賊,安敢侵犯陛下!」
李隆基聽得壽安說起此事,不免百感交集。方才壽安替李亨爭取權力,如今又替他爭取權力,在皇族宗室之中,竟然只有這個小小女孩兒,才將父兄放在心中!
壽安沒有理睬他,而是瞪著李亨:「太子殿下登基之後,父皇如何安置?」
他一向結好楊國忠,而且對楊國忠與安祿山勾搭是持反對態度,此時見情形不妙,跳了出來,戟指安祿山大罵。
他頹然坐下,此時心中,當真是萬念俱灰。
「壽安公主有何話要說?」張垍在前冷笑道:「莫非還指望著葉暢這叛逆?」
李隆基心猛然一動,是的,他今日未召葉暢來!
「且慢!」
若是此前,有人跟他說太子與安祿山勾結,他定然不相信,安祿山分明是楊國忠召入的,怎麼會與太子有關係。但這樣的事情,卻偏偏發生了,雖然這場政變顯得倉促,不算很縝密,卻因為挑到了一個好機會,所以還是成功了。
「大胆,李靜忠,你這狗奴,安敢對聖人如此!」高力士聞得此言,再也忍耐不住,他眼一閉,跨步出來,戟指李靜忠怒喝。
李亨深深盯著他,見李靜忠堆著笑,便點了點頭:「好,此事便交與你來辦!」
「抓住他們,殺了他們!」李靜忠此時反應過來,一邊向那些安祿山的親信武士下令,一邊揮刀就向高力士砍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計劃中要被控制的陳玄禮如今卻殺出來,但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能擒住李隆基!
「陛下,隨臣過來,快!」陳玄禮大叫。
他心中這個時候,當真是百感交集。
說完之後,他一甩袖,背手別過頭去,竟然再也不理李亨。
話還沒有說完,猛然聽得大殿側門「砰」的一聲響,被人一腳踹開,緊接著,一名甲士當先沖入,揮刀便將一個守著門的胡人武士劈翻在地!
唯一的變數,大約就是葉暢……壽安這樣說,是因為對葉暢絕對信任,還是因為葉暢曾經給她透露過什麼消息?
「安元光奉葉公之命前來救駕!」那衝出來的甲士又是一刀,再砍翻一人後怒聲喝道:「陛下在哪裡?」
此時尚是夜深,四周一片漆黑,李隆基深一腳淺一腳,行在大街之上。他們從興慶宮西門殺出,確實出乎李亨意料,當李亨得到消息,再從勤政務本樓趕來時,首先就是去堵夾牆。結果在夾牆處稍稍耽擱,再追到西門,此時除了一地屍體,已經看不到李隆基的身影。
李隆基看著李亨就這樣出了門,看著周圍的武士們將四處出口都關得緊緊的,微微閉上了眼。
「上皇,今日事已至此,上皇何不親發詔令,以全父子之情?」李靜忠笑嘻嘻地道:「若是如此,上皇與天子親情和美,則……」
「此時當召百官入朝。」看到安祿山離開,李靜忠在李亨身邊低聲道:「至於太上皇等人,便留在這花萼相輝樓內!」
大叫之人,原本坐在楊國忠下手,乃是武部尚書(兵部)韋見素。
「高將軍今日還有何話要指點我啊?」李靜忠此時已經將自己對高力士的恐懼完全拋下了,他傲然睨視高力士:「這些年,高將軍騎在我們頭作威作福慣了,到了今日,是不是有些不適?」
李隆基沒有理他,只是盯著李亨:「太子以為如何?」
壽安一直在注意他,見此情形,退了幾步,來到他身邊:「父皇休驚,葉暢必來救我們!」
「李靜忠!」
高力士年輕時也曾孔武有力,但養尊處優這麼多年,反應已經慢了。見他衝過來,大叫道:「陛下快走!」
眼水不禁從他的眼角流了下來,他緊緊抿著嘴,防止自己哭出聲。
他身後,殺聲一片,那是尚忠於他的禁軍軍士,與叛賊在激戰。
「安大夫只管去。」李亨道:「這邊的事情,孤自有主張。」
「父皇,快走!」持短劍護住李隆基,壽安催促道。
「現在當如何是好?」李亨答非所問。
他當然不知道,陳玄禮在這個時候,正與安元光在一起。
那時他提劍入宮,發動政變,誅殺一干姦邪,他的父親李旦傳位於他,想必心情也與他此時相同吧。
「自夾城走!」李隆基叫道。
隨著他這一聲話語,突然間「隆隆」之聲響起,遠處彷彿傳來了驚雷,震得眾人都是心頭髮顫!
「葉暢知道今日之事?」李隆基問道。
當初將太子之位讓與他的兄長早就去世了,現在他的兒子卻要來奪他的帝位。
他雖然自身還算正直,可是頭腦此際不免有些不清楚,一邊大罵,一邊叫「來人、來人」,但是卻只見安祿山冷笑,安祿山身邊的武士按刀一步步逼近他,讓他步步後退。
望著那重重的黑幕,李亨猛然跺腳:糟糕!
安祿山離開,李亨去了勤政務本樓,李靜忠被壽安刺死,此時在場的賊人並無指揮,被安元光領著忠於李隆基的武士一陣砍殺殺退之後,他們終於衝到了興慶宮西門。此時西門亦為叛賊所控制,但人並不多,安元光將之殺散之後,打開宮門,陳玄禮、壽安護著李隆基沖了出去。
此時的永王,已經面色如土,近乎軟癱在地,被李亨一瞪,嚇得手足並用,慌忙躲到了李隆基身後。
放棄帝位,已經是他最大的底線,可是放棄帝位之後還要像個囚徒一般被圈禁于破舊簡陋的西內,這讓他徹底對李亨失望了。
「卿說的是!」李隆基悚然一驚,若是普通民變,他自夾牆逃生自可,如今卻是李亨發動政變,這條路自然就不通了。
「葉暢不知,他原是懷疑楊國忠與安祿山欲挾持永王為帝。」壽安低聲道:「故此……」
事情起得太急,安祿山才到興慶宮南門,這邊就出了事,他只能讓兒子安慶宗前去指揮圍攻葉暢底,自己又趕回來主持。
李靜忠口中的西內,乃是太極宮,此地曾是大唐政治之中樞,但高宗之後,政治中心就轉到了大明宮,因此年久失休。而且高宗之所以改居大明宮,就是嫌棄太極宮陰冷潮濕,不利於養生,李靜忠說要將李隆基遷至西內,哪裡是盼著他長壽,分明是盼他早死!
「罷了……」李隆基長吸了口氣,突然想起自己少年之時。
就在這時,有人又出聲了,眾人望去,卻是壽安公主挺身而出,站在了李隆基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