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八史略(伍):遍地皆皇帝〔後漢〕》目錄

一一二 漢一度滅亡

一一二 漢一度滅亡

由於尚未登基,所以,相傳傳自秦始皇的「傳國之璽」至今尚保存於長樂宮。在往昔的中國,這傳國璽是皇統之證明。
王莽聞訊大為喜悅,對立下戰功之將兵論功行賞,並且封將校中的五十五人為侯。此外,他又大赦天下。由於些微刑責者將被赦免,反王莽軍因而日有逃兵現象。
百僚陪位,莫不感動。
人們一見了面,就談論此事,村長更派人到皇都去報告。
「這真是令人驚異。看樣子,安漢公就要成為真天子了。這口井就是證據啊!」
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天,她整日都忍不住要作嘔。倘若堅持不交出傳國之璽,自己說不定也會有同樣的遭遇吧?
新王朝以「新」為名。
由於大臣說了這樣的話,太皇太后遂有所讓步,答允這一點。
八十歲老寡婦深深嘆了一口氣,放棄了抗禦的念頭。想要的東西使出任何手段都得取到——她對王莽個性知道得很清楚。王莽是為達成野心,連殺死自己兩個兒子都狠得下心的人!為得到天下之主的證明物件——傳國之璽,他還會在乎殺害一個姑媽嗎?
他們是因思及迫於皇天威命、不得不登基的王莽的苦衷而感動呢?抑或眼看不懂事的孺子劉嬰改向往日的臣屬王莽執臣下之禮的情形,為其命運多舛而灑下同情之淚呢?
經過這次的大試煉後,王莽的自信心愈來愈強。
王莽所派諸將,在一個叫陳留的地方大破反王莽軍。
此外,也有過寫著「天已預告真天子即將出現」之意文章的銅板,在四川運來之石造牛像前出現之事。
「『為皇帝』這句話應該是代年幼的皇太子攝行皇帝之任務的天意吧?」
王莽遂於居攝三年十一月,將年號改為「初始」,並行登基。他並且訂十二月一日為「始建國元年」正月一日。這叫做「奉正朔」,表示服從之意。
如前所述,他命令殺害奴隸的兒子自殺,這件事情也曾經提高了王莽的聲望。
至此,大勢可謂已定。
他更想到「購買蝗蟲」這個點子。於秋割期間,蔽天而至的蝗蟲群帶來巨大農害之事,中國的史書頗多記載。這無數蝗蟲不但在須臾之間吃光農作物,連雜草也吃盡。爾後,蝗群會轉移他地。王莽的措置是鼓勵人們捕捉蝗蟲,由政府以每百隻若干金錢的標準收購。對貧民而言,這是賺取外快的好機會。
宦官將劉嬰一度帶出宮殿外,然後使這名幼兒北面而坐,對王莽行臣下之禮。
意思是說,在場的百官沒有一個不大為感動。可是,他們為何感動呢?
皇族之一的安眾侯劉崇首先豎起反王莽旗幟,攻打宛城,卻未克而敗走。這是居攝元年之事。
——用細竹撈起時,那些臟器還在蠕動呢!
長樂宮的主人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年近八十的她是王莽之姑媽(父親之姐)。這個人令王莽十分心怵。她是王氏族人,嫁給漢皇室劉氏已六十年。
光武帝於十年後復興漢王朝,以後的部分稱為後漢,但這實應視為另一個王朝。
齊郡(今天的山東省)臨淄縣一個叫昌興的地方村長辛當,某晚,重複做了幾次同樣的夢。
——我乃天公使者。天公派我來要你告訴世人「攝皇帝乃真皇帝」。如果不相信我的話,你去看看村子裡是否多了一口新井。這口井是為了顯示天公威靈而送給你們的。
事情的真相是:奉了王莽之意的村長,於幾個月前就在這人跡稀罕的窮鄉僻壤挖好這口井,然後加蓋,並覆蓋以土。村長於說出託夢之事的前日除去井蓋,使之顯現於鄉人眼前,如此而已。
第二,響應劉信一干人而舉兵的人物當中,以流氓居多,到處做出放火搶奪的勾當,大大失去人心。這一點對王莽非常有利。原本就頗有人望的他,因對方的惡行而更加顯得偉大。
真天子出現時,上天會以瑞兆告訴人們——古人對此深信不疑。
翌年,各地頻頻報來瑞兆。
平帝亡後,漢將幼兒劉嬰定為帝位繼承人,卻尚未舉行即位大典。劉嬰祇被稱為「孺子」。
翌年——由於正朔更新,這一年的十二月就是新年。王莽將原來預定繼承漢王朝的六歲「孺子」劉嬰封為「安定公」。
太皇太后拿出傳國之璽,擲到地板上說:
太皇太后果然暴怒如烈火。料到她會憤怒,所以,王莽特地派了姑媽最中意的王舜來傳話。但縱然派來的使者是自己中意的人,她的怒意還是無法平息。
(哀家什麼都不管了!)
王莽朗讀的「策」(詔書)內容如下:
「王氏一族是靠漢家的權力才發跡的。不圖報恩,更趁恩人力量薄弱時篡奪其位,這是人做的事情嗎!?這種人吃剩的東西,恐怕連豬狗都不吃吧?這個世界會有這種事嗎!?井啦、銅板啦……哀家知道那些都是王莽搞的鬼!他還變更正朔、更改服制。既然如此,他大可自己造出傳國之璽啊!何必計較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呢!哀家是漢家老寡婦,餘命無幾。待哀家死後,這玉璽將與哀家埋葬在一起!」
王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之位,意圖將漢室滅絕。今天子已立,將對之行天罰!
王莽的人望可謂滲透到社會底層。
「王氏一族是靠漢家的權力才發跡的。不圖報恩,更趁恩人力量薄弱時篡奪其位,這是人做的事情嗎?……那些井啦、銅板啦……哀家知道都是王莽搞的鬼!」
此外,政府也於這一年,將免稅基準大幅降低,貧民幾乎全都免予納稅。在發生傳染病的地區設立醫療設施,對有人死亡的家庭致贈葬儀補助金——王莽的福利政策做到了這個程度。
第一,他的「輿論工作」進行得相當徹底。雖然動機出自於野心,但他以取得民心為目的的政策非常巧妙。例如:五年前各地發生旱災時,由於同時帶來蝗害,農民飽受其苦。當時,王莽除了捐出百萬金錢及田地三十頃(一頃為百畝,漢代之一頃約為十一點五英畝)外,更促請二百三十名官吏富豪捐出田宅,以資賑災。
此外,王氏一族中的虎牙將軍王邑、強弩將軍王駿、震威將軍王況以及中堅將軍王昌等人,也前後出征。
平帝死後的翌年當然要改元,結果竟然改成「居攝元年」之年號。這個年號代表的是攝政王莽——這一點,任何人都一目了然。
皇族嚴鄉侯劉信、其弟武平侯劉璜,以及居東郡都尉之職的劉宇等人與之呼應。劉信的兒子劉匡是東平王,所以召集的是東平之兵。據傳,其數達十餘萬之多。他們除了立劉信為「天子」,稱翟義為「大司馬、柱天大將軍」外,更飛檄各地,以如下之詞,聲討王莽:
被王莽篡奪的漢王朝——即前漢,以長安為首都。後漢則以位於較東邊的洛陽為國都。因此,前漢亦稱西漢,後漢亦稱東漢。
十二月,王莽派大軍包圍圉城。翟義和劉信棄軍逃走後,翟義於一個叫固始的地方遭逮捕,被處磔刑。
從高祖劉邦成為漢王的公元前二〇六年算起,漢王朝算是於第二百一十四年,被王莽篡位而一度滅亡。
太皇太后想起從家臣口中聽到的處刑叛徒的場面。某次處刑時,王莽曾經讓醫生將叛徒活活解剖。他這樣做,為的是要知道人體內臟的位置、大小、重量等,以供醫療上的參考。
衣冠和儀仗全與皇帝一模一樣,南面行政事,並且祭祀天地、明堂、宗廟、群神等,廷臣對之以「臣」自稱。這不是和皇帝毫無差異嗎?祇是,王莽不使用天子之第一人稱「朕」,而以「予」稱呼自己。
這位村長和村人到處尋找,果然發現了一口從未見過的深約百尺的新井。
前年的白石是瑞兆之發端。
當時人們的迷信程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王莽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
聽到她的這段話,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不潸然落淚。
「拿去吧!我已經衰老,很快就要撒手西歸。我看,你們也活不久的!而且一定不得好死!」
東郡太守翟義與其姐之子陳豐,共同以「討伐國賊王莽」為口號,揭竿而起。
《漢書.王莽傳》如此記載這個場面。
劉信的行蹤杳然,王莽再怎麼派人搜索也找不到。
據說,看到王莽狼狽的樣子時,他的姑媽太皇太后,也曾經以不屑的語氣說:
這次舉兵發生於九月間。
因此,皇族劉信雖然以天子自稱,反王莽之氣勢卻沒有像燎原之火般地擴大。
但王莽安然渡過這個危機。事態之所以轉變為有利於他,應該是下列三點理由:
此外,王莽對太皇太后行臣屬之禮。人們以「攝皇帝」稱呼王莽,而舉行祭禮時,則自稱「假皇帝」。到這個地步時,王莽與皇帝已混淆不清了。
佈置可謂相當周全。
「說的也是——」
王舜也當場哭倒,泣不成聲地說:
而後,他牽著六歲劉嬰的手,流著眼淚道:「往昔,周公曾經以攝政身份輔佐年幼的成王,於成王成長後,將大政奉還。我本來有意倣傚周公,奈何迫於皇天威命,不得如願以償。我是於不得已情況之下成為天子的。」
王莽以身邊心腹孫建為奮武將軍、劉宏為奮衝將軍、竇況為奮威將軍,叫他們分別率領軍隊,趕赴前線。
「可是……王大人志在得到傳國璽……這一點……以太皇太后的力量也抗禦不了他的……」
居攝二年(公元七年)發生更猛烈的反抗。
他們率領的都是受過良好訓練的將兵。相較之下,反王莽軍則為摻雜頗多盜匪的烏合之眾。
第三,王莽致力於輿論工作的結果,已建立了他的派系勢力。由於根本沒有其他派系對抗,所以呈現一派獨大的局面。屬於這個大派系的人知道王莽的命運和自己休戚相關。因此,他們都以極為認真的態度擁護王莽。這等於是以生命作為賭注,他們當然是無比賣力的。
王莽因聽到翟義舉兵之消息而寢食難安。他已奪得大半漢之天下,但這是靠「輿論工作」的結果,並不是以武力取得的。他對戰爭毫無經驗。
咨爾嬰。昔皇天右乃太祖,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命運)在於予躬。詩(經)不雲乎:「(殷之子孫亦)侯服於周,天命靡常。」封爾為定安公,永為新室賓(客)。於戲!敬天之休,往踐乃(諸侯之)位,毋廢予命。
一切都照王莽的預定計劃進行。其間當然不是毫無反彈。這一點,王莽事前就有所覺悟。取得天下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進行得諸事順遂。
「我原本以為企圖篡奪漢之天下的莽是個膽大包天的人,原來他和我們弱女子沒有什麼兩樣嘛!」
有人則將刻有這類預言式文字的銅櫃呈獻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