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十八史略(柒):江南風波惡〔晉~隋唐〕》目錄

一八四 引狼攻長安

一八四 引狼攻長安

「是你自己企圖謀反,想藉此除掉我們!」
「是什麼人引入突厥的?」
向洛陽出擊時,勢必要面對李密和王世充這兩個軍團,屆時一定會遭遇激烈抵抗,不過一旦打贏,則將會成為龐大的勢力,吸納了其他兩國軍團的結果,將使自己更具稱霸天下的實力。
晉陽宮內正舉行「稱霸天下」的作戰會議。此時天下的形勢又如何呢?
「我們應該研究的,不如說是有沒有能力攻陷長安這一點。」
「……那就請讀一讀吧!」
(你不要頻頻望我!這樣,別人會起疑心的!)
李淵搖動著膝蓋道。
突厥軍隊舉行軍事會議的結果,大多數人都持這個看法,因此,他們只在城外紮營兩天,匆匆在附近一帶進行掠奪,就轉回北方去了。
——唯一的機會是在晉祠舉行祭祀時。
「那當然!」
李世民又道。看似將事情想得很遠的他,原來一點沒有疏忽眼前的問題。
東都洛陽附近有李密一批人的造反軍隊縱橫活躍,江都派遣王世充前來,企圖加以鎮壓。
李淵問了他的次子。
「沒想到你想的是比洛陽更遙遠的江都……」
「好!」李淵站了起來,「就決定向突厥借兵。我們的目標是長安!我們一定要攻取長安,大家快準備吧!」
李淵部將王康達率領千餘軍兵攻出城外,突厥軍卻持慎重態度,不敢應戰。
李淵聽到兩個兒子的主張時,做如此想。哥哥建成非常紮實,他要把握長安、洛陽、江都這個順序,而弟弟世民的想法則較天馬行空,頗有天才類型的眼光。
「命令陽曲守備隊撤退。」
兩天後,數萬突厥軍隊開向晉陽。
突厥侵攻一個叫馬邑的地方;劉武周率領的造反軍團則佔領了汾陽城。馬邑和汾陽都在太原留守的轄地內,倘若未能擊退突厥和劉武周,這將是留守李淵的責任。而隋朝的刑罰是非常嚴厲的。
(這件事情一開始就有蹊蹺,因為一切太順利了。在這裡傻傻地包圍晉陽城,結果可能反而被外來援軍包圍。他們的作戰計劃一定是這樣的!)
隋完成了將四百年來分裂為南北的中國統一之偉業。其中最後的半個世紀,北方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以至於北齊和北周。嚴格而言,隋統一的不是兩個勢力,而是三個勢力。這或許是隋暫時需要三個核心的原因。
李淵為之怦然心動。
「以現在的兵力來說,勝算大概有六成吧?」
「洛陽在長安和江都的中間,這是地理上的事實。」
「抵達長安之前,應該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敵人,至於長安隋軍會有什麼程度的抵抗,一時實在難以估算。」
副留守高君雅和王威好像起了疑竇。留守之下有兩名副留守,他們除了是輔佐人員外,同時也負有監視留守的任務。
「就算到了長安,以目前這個兵力想要攻陷長安,恐怕會有困難吧?」
正當攻出城外的王康達四處挑釁時,城內的另一支部隊已悄悄走出城門,他們並不是要逃向什麼地方去。出城的部隊很快就掉頭,豎起旌旗,大鳴軍鼓,再度進入城內。他們這是在演戲,以此顯示外地援軍正在絡繹前來。
「……突厥是隋國的敵人。但一旦你決心舉兵,你便已不是隋國將軍;也就是說,突厥既不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朋友。敵乎,友乎,這一點現在才要決定。」
李世民等人已探察到這一點。
這個時候,晉陽宮已為李世民指揮的軍隊所包圍。因此,兩名副留守即使從宮殿內逃出來,還是會被待命在外的李世民軍逮捕的。
裴寂說出較為具體的數字。
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道。
「突厥是遊牧民族,對於土地沒有多大執著。一起攻打長安,然後,土地歸我們,財物則歸他們,這樣不就能圓滿解決了嗎?長安的財物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何須患得患失呢?……尚請唐公有所決斷。」
「六成不夠,至少要有八成才行。」
「兒認為應該直接到長安。」
「什麼事情這麼嚴重呢?把密狀拿過來吧!」
如果向長安進軍,好處是途中遭遇到的抵抗應該不大,不過,這一點意味的是,不能期待兵力會因之增大。在這個時代,群盜間的鬥爭,以戰鬥結果吸收對方的兵力壯大自己,已成為極其普遍的現象。
「是的。」
「什麼!……王威和高君雅與突厥勾結,引寇入關,為害國家……」
「因為這樣會使江都軍心發生動搖。跟隨天子到江都的大臣和將軍的家眷都留在國都長安。聽到長安淪陷這個消息時,他們一定會大大沮喪。如果我們的最終目的在於稱霸天下,便應該盡早攻陷長安才對。」
劉文靜以諄諄口氣道。
(副留守開始起疑了……)
「用什麼方法呢?」
——介入李密與王世充之間,將因交戰而筋疲力盡的兩者掃蕩,進而在洛陽建立霸權。
李淵面露難色地說。
不知情的人都做如此想。在獄中的王威和高君雅被拖出來處斬,人們都認同這個處分。
「在長安交戰時,勝算如何?」
「可是,引入突厥,將來不會留下禍根嗎?」
李淵大吃一驚。
兩名副留守分析各方面的情報後,已大約看出留守有企圖謀反的跡象了。為此,兩人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殺死巨魁唐公!唐公——太原留守李淵——正為了造反在招募兵員,為消弭造反於未然,唯一的方法是殺掉李淵。
李淵會離開身邊人員,單獨一個人,只有在太原晉祠行祭祀時。而且這個時候,兩名副留守跟隨著留守也是規定。到時候,兩人合力刺殺一個人,應該沒有困難。
由於陽曲隋國守備軍隊撤退,因而得以輕易南下的突厥軍隊,看到的是晉陽城門全都洞開的景象。
劉文靜以堅決的口氣說。
拿洛陽派和長安派做比較時,可謂各有長短。
李世民以極乾脆的語氣回答父親。
時常就舉兵計劃進行討論的這兩個人,現在已有簡單幾句話就能溝通意思的默契了。
喊叫聲未畢,劉弘基和長孫順德已衝上前來,迅速將兩名副留守逮捕。這一切都是事前計劃好的,所以,行動自然異常迅速。
兩名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偶爾視線交會在一起,就以眼色指責對方:
「世民,你的想法如何?」
「拿過來。」王威道。
(這句話充分顯示他的性格……)
語未畢,兩名副留守霍然站了起來。高君雅拂著衣袖叫道:
李世民的想法看似飛躍,實際上卻有條不紊。
「大人為此吃驚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他們向來是我們的敵人。可是唐公,當時你是以隋朝將軍身份和他們交戰的,突厥是隋朝的敵人。但一旦你決心舉兵,你便已不是隋朝將軍;也就是說,突厥既不是你的敵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敵乎,友乎,這一點現在才要決定。」
當時,因為許久未曾下雨,人們已在擔心旱魃將至。
「對!由六成變成八成……只要能攻取長安……」
由於邊境不安寧,因此,太原留守李淵招募兵員是自然的事。但是此舉可能有他不自然的地方。
「必須招募兵員才行。」裴寂進言道。
「把六成變為八成……」
(漢人狡猾之極,每次打仗都設陷阱,千萬不可上當!)
(哪有這等便宜的事?這一定是陷阱!)
然而兩名副留守連做提議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劉文靜帶著開陽府司馬劉政會,來到晉陽宮執務所。
「稱霸天下作戰方略」分為這兩派,並進行研討。這兩派姑且稱之為洛陽派和長安派。
「洛陽讓李密和王世充他們去爭。只要能以長安為據地,自然會有一些勢力前來投靠我們。隴西(甘肅)之兵,不是以精銳著稱嗎?我們的威名一旦遠播,還怕兵力會成問題嗎?」
「能不能攻取長安是你的死活問題。即將被殺死的人,還管得了後患問題嗎?後患問題以後再說,先想辦法活下去,這樣的想法有什麼不對嗎?」
這是突厥軍由過去的經驗得到的教訓。
「卑職帶來密狀(密告書)。」劉政會道。
先取得三個天下核心中的一個,作為霸業的基盤——這應該是當務之急,而其中的南方江都由於地理因素,不在考慮之列。
雖然有了結論,但是,肅清方法是一大問題。李淵身邊隨時都有他的兒子們以及裴寂、劉文靜、劉弘基、長孫順德等人在。
「不是沒有辦法把六成變為八成的……」劉文靜道。
突厥領袖如此懷疑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使突厥軍疑心生暗鬼,本來就在李淵的作戰計劃之內。認為這是陷阱的突厥軍,來到晉陽城外,卻不敢從八字大開的城門攻入,他們停止進軍,在城外紮營。
——祈雨。
——由太原直接向西南進軍,攻佔長安。
裴寂如此問時,李世民斷然回答:
「把他們幹掉!」
「現在該怎麼辦?」
李淵對兒子構想的宏大,不覺瞠目結舌。身在太原,眼光自然只及於長安和洛陽兩處。
「這樣,突厥會南下啊!」
突厥軍當然看不出這是在演戲。
志在天下。——這是胸懷大志的李世民迫使父親如此的。
「我知道啦!」
「什麼!借突厥兵的力量……」
近來,農民迭有以此請願之事。兩位副留守準備以此為由,提議留守擇日舉行祈雨祭禮。由於這是攸關農民生死之事,留守應該沒有理由拒絕才對。
「不行。」劉政會以鄭重的口吻道,「此事與副留守有關,因此,必須請唐公親自過目。」
「你快把方法說出來。」
「借突厥兵的力量。」
李淵把視線轉向王威說。自下面呈上來的報告書,由副留守誦讀後負責處理,這是慣例。
——如此動員軍隊,莫非有異志(謀反企圖)?
李淵問劉文靜。
然而一時之間沒有在晉祠舉行祭祀的行程,因此,必須找個理由舉行臨時祭祀才行。
(突厥軍果然是那兩個副留守引入的!)
「無法攻陷長安,一切就免談。無論如何,長安非攻陷不可。」李世民道。
「理由何在?」
皇帝煬帝滯留在遙遠的南方江都(揚州),沒有動的跡象——他不是不動,而是無法動。國都長安有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東都洛陽則有同為煬帝之孫的越王楊侗。也就是說,隋有國都、東都、江都這三個核心。
在太原之北的陽曲守備兵,是為了防備突厥南下而配置的。該地一旦沒有守兵時,突厥當然可能大舉南下。到時候,以副留守引入突厥為藉口,將他們殺掉——這是李世民的計劃。
李淵打開密狀看。此刻正在上演的戲,他也是角色之一。他裝出錯愕表情道:
不但染指天子的女人,再加上管轄土地被奪,這下子被處死刑是篤定的事情。李淵已無退路,只有舉兵一途了。他現在要募兵,當然不是為了攻打突厥或劉武周。
大業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五月甲子日晨——史書將這個日子記載得很清楚。留守李淵正和兩名副留守以及劉弘基、長孫順德等人一起辦公。這幾個人都在極端緊張的狀態下。人人努力地強裝鎮定,因此,根本沒有餘裕窺看別人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