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軍》第七卷 白甲歸周

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

第七卷 白甲歸周

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

城門洞內幾名周軍天冷正在圍著篝火取暖,想不到眼前幾道白影一晃,便都被捂住口鼻,跟著脖頸中一涼,只覺得身上的力氣在不住飛瀉,便連喊也喊不出聲來。
三人嚇了一跳,連忙躬身停了爭執,徐皓月站起身溫言道:「告訴過你們多少次,遇到挫折之時越要冷靜,為將者,當心清凈明,越是急進,就越不能得勝!吵來吵去,還是只知道一味的拼殺!」
周群帶人將城門打開,讓城外的兵卒進城來,當下周群分了一千人守住北門,自己帶著兩千人衝進城中周軍兵營,開始邊放火邊大殺起周兵來。
兩軍混戰大半夜,及至天明,向訓死傷慘重,但好歹明白入城的白甲軍只有三、四千人,周軍還有一萬多人,在向訓的部署下漸漸將白甲軍壓回北門去了。
就在周軍歡慶之時,雪地里一群白甲軍藉著風雪的掩蓋,從琅玡山的溝壑深幽之中摸了出來,悄悄的潛伏到了北門。北門前次攻城,城門被炸壞,周軍勉強用木板修釘了一回,繼續使用,新的城門還沒造好。
白甲軍在周群的帶領到了門邊,卻見門上一個大洞只是用木板粗略釘了一下,周群輕輕的將那木板敲下,從那大洞內鑽了進去。
當夜天上又下起了大雪來,城內燈火通明,周軍歡慶飲宴,歌聲大作,便連城外也聽到了。
夜已深,雪未停,北風依舊鳴吼著,徐皓月靜靜的坐在帥椅上低頭沉思著,帳中諸將都為白天攻城不順而煩悶不已。帳內一大盆篝火隆起,木柴被烈火燒得噼啪噼啪的作響,諸將心中雖然也是怒火中燒,但徐皓月沒有說話,卻是誰也沒有說話。
諸將雖然已經不再是目不識丁,但徐皓月這般的弔書袋子,還是聽不太明白,只有周群稍稍明白了一些,看了看地圖道:「王爺,你是說這滁州旁有很多山,西南面的山美食秀美,山名喚琅玡?」
眾人面面相覷,李逸拍了拍童虎頭的肩頭說道:「種地的,我們退兵了,周軍是會出城,我們回軍,他們又會縮回去的。」
向訓聞言酒嚇醒了一半,急忙起身披甲出了府院,召集兵馬前去抵敵。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白甲軍已經北返,但向訓還是不大相信,派人仔細查探了北部的山丘,也沒發現有白甲軍的蹤影,直到第三天,北邊的探馬回報,白甲軍已經全部進到了清流關內,向訓才信了,當下命人將各門的填塞之物清除掉,放百姓自由進出滁州,又派探馬北上,不斷的探聽白甲軍的動向。
又過了一天,白甲軍還是沒有任何的動靜,向訓最終放下心來,城中有富戶百姓捐獻牛羊美酒勞軍,向訓大喜,周軍在滁州越來越得民心,當下便犒賞三軍歡慶一夜。
及至天明,向訓命人扒開東門填塞的泥石木瓦,打開城門,派了數隊騎兵前去偵探。到得午間探子回報滁州境內已經再無白甲軍一兵一卒。過了一個時辰,又有一隊騎兵回報,他們銜尾急追,跟上了白甲軍的大隊,白甲軍果然已經北返,軍馬已經快到清流關了。
白甲軍自成軍以來還沒有如此憋屈的臨陣退兵,想起白日退兵之時,周兵將一具具戰死的白甲軍兵卒屍體扔下城來,諸將人人都恨不得衝上前去廝殺。
諸將聞言都是默不作聲,他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周軍抱定死守的決心,不出城野戰的話,周軍佔據守城的地理,白甲軍強攻是不可能攻下滁州城的。
思來想去,王子襄性子暴躁首先按耐不住,嚯的一聲站起身來大聲道:「王爺,明日讓我們襄字營打頭陣吧,我要替死去的群字營兄弟們報仇,殺光這滁州城裡的周狗!」
翌日,徐皓月命人給向訓送去書信,言明退兵,並請求派人收攏士卒屍體,然後退兵。向訓將信將疑,但還是同意徐皓月收攏兵卒屍體。
三人爭執不下,童虎頭、趙順平、陳子劍等諸將也插不上嘴,忽聽徐皓月重重的一拍桌子怒喝道:「都給我住口!」
李逸怒道:「那怎麼辦?拿人命去填嗎?」
徐皓月便派了空手的士卒到城下收攏戰死兵將的屍首,跟著就在陣前將屍體火化了,一時間白甲軍兵卒皆是大哭起來。接著徐皓月宣布軍令,全軍北返,眾白甲軍兵卒不明所以,哭得更加厲害了,當真是聲震四野,聞著傷心、見者流淚。
諸將聞言皆是大喜,徐皓月看著諸將說道:「環滁皆山也,向訓再小心,也只會查探北部群山,我軍就伏軍西南,出敵之料!」
徐皓月點點頭道:「不錯,我軍不能強攻,只能智取。昔年泰西有國名喚希臘,出兵攻打鄰國特洛伊,久攻不克,後來希臘退兵,在營地中留下了一隻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以為是戰利品,便將木馬帶回城中,後來深夜,特洛伊人歡慶勝利之時,木馬中伏藏的希臘兵盡出,才將特洛伊攻陷了。」
王子襄皺眉道:「教書的,我們也有短刃兵的,明日你們少歇,看我們破城!」周群乃是吳越人,從軍前就識得字,王子襄他們都叫他教書的。
周群聞言站起身大怒道:「我們群字營的仇,我們自己報!殺豬的,你們長槍雖多但短刃甚少,攻城甚難!」跟著他轉身向徐皓月抱拳大聲道:「王爺,明日我親自帶兒郎們攻城,不破此城誓不罷休!」
向訓吃了些酒剛剛摟著一個標緻的歌姬睡下,屋外雖然寒冷,但他屋內卻是春意盎然,想不到正快活之時,親兵前來稟報說城內軍營被白甲軍夜襲,黑暗中不知有多少人馬。
諸將聞言都是大奇,周群問道:「王爺,什麼木馬屠城?木馬還能殺人么?」
城內周軍大多都參加了飲宴,不少人也是衣甲不整,兵器不全的便跟著出來,被周群等白甲軍一陣亂砍亂殺,硬生生的逼得人數更多的周軍四散敗退。向訓領著親兵苦苦支撐,喝命諸將分頭收攏士兵應戰。
城上向訓見了還是驚疑不定,接下來白甲軍果然按照書信所說的,收拾完戰死者的屍骸之後,便開始拔營北返,到了傍晚時分,白甲軍已經退了個乾乾淨淨。
徐皓月哈哈大笑起來道:「木馬不會殺人,但藏在木馬里的人會殺人!」說罷轉身回到地圖面前細細看了起來,諸將都不明其意,面面相覷的圍了上來。
李逸看看兩人,皺眉說道:「教書的、殺豬的,你們別爭了,明日讓工匠多造些登城檯子車,讓我們逸字營的弓弩手壓制住城頭再行攻城!」
就在向訓以為能將白甲軍趕出城去的時候,只見北門那邊白甲軍的騎兵踏著滿地的碎雪飛馳而來,那面討厭的白幡大旗又出現在滁州城的北門之上了。
諸將便七嘴八舌的開始出主意,但幾人想的都是餿主意,什麼招軍中聲音大的兵士充當罵手,把向訓十八代祖宗都罵上一遍,把向訓罵出來,什麼學諸葛孔明一樣送套女人衣服給向訓,激他出戰,等等不一而足。
眾將大驚,周群急道:「王爺,我們真的要退兵么?」
見白甲軍退走,周軍都是歡呼起來,但向訓還是不相信白甲軍已經退走,派了十多名探子以繩索墜出城外前去查探。到得晚間,探子回報說城外再無一個白甲軍了,向訓還是不信,命諸軍不得懈怠。
眾將聞言皆覺得甚是新奇,李逸皺眉道:「特洛伊人真笨,要笨重的木馬來做什麼?王爺,難道我們也要造木馬嗎?」
一道電光閃過徐皓月的腦海,退兵後周軍就會出城?想到這裏徐皓月忍不住脫口而出:「木馬屠城?」
徐皓月聽了哭笑不得,忽聽童虎頭道:「先生,其實只要我們退兵,周軍一定會出城的。」
徐皓月看著地圖忽然開口念道:「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這段話卻是後世宋代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這開篇所說的滁即滁州,琅玡即指境內琅玡山也。
徐皓月笑道:「此戰例之時傳言而已,向訓可不會如此糊塗,帶木馬入城。明日派兵給向訓送信,約談罷戰之事,我軍收攏城下兵卒遺體,然後便即北返!」
周群冷笑道:「人家躲在城垛子後面,打獵的,你還能射透城垛子不成?」李逸出身獵戶,周群等人都喊他打獵的。
徐皓月見諸將噤若寒蟬,哼了一聲道:「你們還是好好想想怎麼把周軍騙出城來好些!」
跟著徐皓月走出桌案,看著帳內諸將道:「城內向訓兵馬與我等相若,但他抱著死守之心不出城迎戰,自己把城門都堵上了,可見他只是想拖延時日。凡攻城圍邑,攻者兵力必要數倍于守方!現在向訓不要臉面,躲在城內不出來,就憑我們的兵力能打下滁州嗎?」
徐皓月淡淡的笑道:「是我們退兵,你不能退,你所部兵馬到今晚就趁夜繞道滁州西南的琅玡山埋伏!等我軍退遠之後,周軍必然出城查看,向訓小心估摸也要探清我軍已經北返之後才會出城,等到周軍慶功之夜,你便帶軍出山攻門!到時候周軍懈怠,一定能一舉成功!記著一定要城內歡慶之時,你們再出擊,記得出擊之時派人北上報訊,我便會帶月字營翻身殺回來接應你,其餘諸軍隨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