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第七卷 鵲橋仙

第五百七十章 破鼓(上)

第七卷 鵲橋仙

第五百七十章 破鼓(上)

「諸位不必喪氣!」胡宗愈大聲道:「我們還有登聞鼓,不愁無法上達天聽!」
其實韓琦請辭不過是表面文章,他知道趙禎是不會答應的。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沒了韓琦的制衡,文彥博會不會變成第二個韓琦。
就在趙宗績按照陳恪的建議,用親情進一步鞏固與趙禎的關係之際。那廂間,韓琦也回到中書省,看一眼終於得償所願,拜為參知政事的吳奎,便進了首相值房。
不過光上書是不成的,因為官家可以留中不發,拖上幾日就過年了!
吳奎一看,竟是一封致仕的奏本,不禁大驚失色道:「相公,萬萬使不得!我們不能沒有你啊!」
韓琦正是摸准了這一點,才上疏請辭,還稱病在家,以平息趙禎的怒氣。因為這位皇帝的確是溫良厚德,天生就不太記仇,甭管多大的仇,過上幾個月基本就忘了……
「你想浪費唾沫就去。」韓琦淡淡道:「告訴他們,等不死人,等不及了才死人。」
「啊……」眾人不禁傻眼道:「怎麼可能?」
「只怕殿下已經不這麼想了。」韓琦嘆氣道:「老夫已經是首相了,還有何所圖?無非是一為社稷國本,二為與濮王的交情,才下決心為殿下效忠,誰知卻是自作多情了……」
「怎麼?」一眾青年官員瞪眼道:「你想阻攔不成?」
「我等今日欲行大事,豈能被一面鼓皮所阻?」眾官員道:「難道沒有備用的么?」
「哼……」韓琦知道他那點花花腸子,卻沒有點破道:「你能勸得下?」
「那就再等兩天,很快就會好的。」王輔之道。
眾官員的士氣已經到頂點,大聲道:「來你這裏當然是敲鼓了,難道下館子不成!」
「可是相公也沒說個究竟……」吳奎苦笑道:「別說他們,就連我都難免心中惴惴。」
但一旦官家決定立太子了,情況又將大不一樣。因為臣子雖不能直說立誰,卻可以說誰不好。士大夫們連皇帝都能罵,區區准儲君自然不在話下。如果趙禎預備立的太子不得人心,你讓其如何樹立威信?所以趙禎不得不考慮百官的意見……這也是趙宗實和韓琦們一直信心滿滿的原因。
「看來你還沒蠢到家。」韓琦嘆一聲,不失硬漢本色道:「毋庸諱言,出現如今的局面老夫難辭其咎,若不是當初我失去冷靜,挾大勢以迫君上,官家是不會如此抬舉趙宗績的。」
領頭的胡宗愈,也是得了趙宗暉的吩咐,要他從銀台司出來,就來敲登聞鼓。卻也沒吩咐,要是鼓壞了怎麼辦。
「不然如何解釋?」韓琦緩緩閉目道:「老夫和官家打了三十年的交道,自問還算了解他的性格。這位皇帝幾十年來一直秉承『無過便是功』。他不會不知道,宗實繼嗣則波瀾不驚、諸事平順,若是換了旁人繼嗣,則難免要驚濤駭浪,明爭暗鬥。所以我才會斗膽以大勢迫他,以為他縱使胸中不快,但終會以大局為重。」
「下官豈敢……」王輔之解釋道:「實在是因為,鼓破了……」
「不必了。」韓琦搖搖頭,冷笑道:「殿下那班兄弟是屬驢的,不碰一鼻子灰,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吳奎趕忙道:「屬下怕相公和王爺產生齟齬,才沒敢馬上稟報,想著勸下他們再說……」
眾人聞言振奮,是啊,怎麼把這茬忘了!
於是便一起往設在宮門的登聞鼓院而去。
但是那面鼓,一直在那裡,你實在想敲,就敲去吧!
「是。」吳奎躬身退下。
「真不湊巧。」王司諫苦笑道:「今天這鼓敲不成了……」
吳奎見韓琦真是被傷到了,趕緊拍著胸脯道:「我去跟殿下說去,讓他知道相公的苦心!」
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官員們相約到銀台通政司,遞交了奏章出來后,天章閣待制胡宗愈對眾人道:「國家養士本為社稷永固,歷年上書請立太子者不計其數,儲位仍虛懸至今,何者?其意不堅、爭不力也!今日我等不能僅僅上書了事,還當力爭到底,不得官家明諭誓不罷休!」
「你惴惴什麼?」
「恕不遠送了。」王輔之客客氣氣道。
「啪」地一聲,韓琦拍了下桌案,嚇得吳奎一縮脖子,趕緊如實道:「前日汝南郡王確實找到屬下,讓我寫奏表請年內立太子……」趙允讓死後,趙宗懿繼承了他的爵位。
「老夫說過,一年之內,不要再提此事了……」韓琦聲音有如金石,令吳奎心驚膽寒。
「這鼓幾年都敲不壞,要備用的作甚。」王輔之搖頭道:「再說也不一定非要敲鼓,諸位有什麼事,可以寫個札子,下官遞送進去也是一樣的。」
「老夫能攔得住么?」韓琦依舊冷笑道。
吳奎想一想,搖頭道:「很難,不過事在人為,我儘力勸勸吧。」
誰知道趙宗實兄弟竟被趙宗績的躥升刺激到了,竟不顧他的約束,發動官員上疏,請官家遵守承諾,務必今年立儲!
眾官員面面相覷:「那就等兩天再說?」
「這個……」吳奎乾笑道:「從何說起?」
「看來,他們是看不上老朽了。」韓琦冷冷道。
「聽說。」韓琦黑著臉道:「他們又要上表請立太子?」
「以屬下妄揣,很可能是官家不願意威權旁落,故而扶植趙宗績來抗衡王爺,以免百官早早去討好新主,冷落他這箇舊主。」吳奎壓低聲音道:「還有一種可能,就更嚴重了,便是官家中意的人選乃趙宗績……」
不過還是沒人敢提出具體的名字。原因很簡單,請立太子,使國有儲君,是臣子的責任。但你要是敢擁立某人,那就是僭越了!宋朝的士大夫是要立牌坊的,哪怕強悍如韓琦,豁出老命也只敢說「請命慶陵郡王判開封府」,而不敢直接說「請立慶陵郡王為太子」,更遑論他人了。
吳奎知道這是韓相公要開小灶了,回自己值房沾了沾屁股,趕緊到韓琦那裡報道。
「相公說的是……」吳奎問道:「那便不管他們,讓他們上疏?」
「相公切莫誤會。」吳奎心裏咯噔一聲,他雖然常懷「早晚一天取而代之」之心,卻比任何人都了解這位相公的能力。知道沒有韓琦的支持,趙宗實實難笑到最後。趕忙為宗實說話道,「其實他們的心情也不難理解,一場郊迎大典讓人涼水澆頭,大家惶然發現,原來王爺的儲位不是十拿九穩,而是大有問題——官家幾十年的皇帝了,怎麼可能在立太子之前,去捧另一個皇子呢?所以他們害怕之下,有些過激的舉動也情有可原……」
在他一幫兄弟的全力遊說,威逼利誘下,終於有七八十名官員答應再次上書,請官家按承諾,今年立太子。
「我們難道不會自己寫?」眾官員鬱悶無比道。
「那鼓還是慶曆年間所制,年歲已久,幾經寒暑,結果前日蒙皮皸裂……」王輔之細聲細氣解釋道:「已經送去工部換新鼓皮了,過幾日便可送回來。」
但要是韓琦和文彥博都走了,這個國家怎麼辦?
※※※※
「難道官家抬舉趙宗績,只是對相公的反彈?」吳奎吃驚道。
最後到登聞鼓院的,有三十三名官員,鼓院司諫王輔之一見這陣勢,趕忙相迎道:「諸位前來所為何事?」
在宋朝,敲這個鼓是沒限制的。當年有人因為丟了一頭豬,就敲鼓把宋太宗給震出來了。後來有貴婦人要離婚,也敲鼓把宋真宗敲出來了……再後來趙禎實在煩不勝煩,才設了個登聞鼓院,裏面安排言官值班,有敲鼓的先詢問事由,一般的案子就轉到開封府。比較重大的案子則會代為呈奏。
「似乎,不能……」吳奎有些艱難道:「他們兄弟幾個似乎主意已定……」
可如果拖一年的話,以趙禎捧趙宗績的力度,誰知道人心會發生什麼變化?有多少人轉投趙宗績的門下?是以趙宗實兄弟絕不願拖過今年了!
眾人聞言深以為然,嘆道:「只恨官微位卑,不能直抵禦前!」鬥爭中,向來都是年輕官員擔任敢死隊,高官們是不會輕易表態的,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他們一路走著,並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反而都顯得有些興奮。這倒不是因為宋朝官員特別勇敢,而是宋朝的登聞鼓,不像明清時那麼神聖不可侵犯。清朝規定,「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的案子才能擊鼓鳴冤,而且擊登聞鼓者,無論緣由先廷杖三十,所以那鼓雖然也擺著,卻分明就是擺設。
「我不是說過,天塌不下來么?」韓琦的臉色緩和了點。
見眾人都望向自己,胡宗愈不敢擅作主張,只得泄氣道:「那就先回去吧……」
「當然,以下迫上是要付出代價的,但老夫當時想的是,拼上自己的老命,為殿下敲定儲位。」韓琦說著他從抽屜里,拿出一份奏章,推到吳奎面前:「那天回來,老夫就寫好了這個,希望能以此平息官家的怒火。」